![]() |
|
|||
一方面是上世紀90年代建設的各種電梯小高層相繼進入生命“大限”,另一方面則是沉睡的房屋公共維修資金由於手續複雜導致提取難。
許多電梯超期服役帶病工作
記者在廣西南寧、桂林、柳州和廣東廣州等多個地方採訪時發現,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建設的電梯房,如今已經進入了維修高峯期。
廣西電梯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光奇告訴記者,根據電梯行業協會的初步統計,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建設的電梯房,如今的使用年限正在逐步邁入15年至20年,這是電梯使用的“大限”。但由於沒有明確、統一的報廢年限,許多電梯超期服役,帶病工作。
張光奇說:“最麻煩的是電梯更換隻能採取動用房屋維修資金的方式來進行,但按照國際上通行的15年至20年更換一次電梯的標準來看,房屋維修資金基本上無法承受電梯更換的高額費用。”
南寧市房產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物業專項維修資金實際上也就是老百姓習慣所稱的房屋維修資金,這筆資金包括對電梯、車庫、小區道路、小區綠化帶、游泳池等公共設施的維修,但對房屋的維修所佔比重最大,因此民間更習慣於稱爲房屋維修資金。小區使用房屋維修資金的申請程序比較嚴格,先是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或業主代表提出維修方案,須經佔建築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簽名同意並經兩次公示後,才能進行審批。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這一程序過於複雜,相當一部分小區業主往往放棄申請。
截至2012年10月底,廣州房屋維修資金歸集總額超過81億元,但累計使用金額不到8000萬元,大約只有總金額的1%。廣州市物業維修基金管理中心介紹,目前,廣州共有2918個物業小區建立了維修資金,約143萬戶業主辦理了維修資金卡。
記者深入採訪時發現,一方面是申請專項維修資金收集簽名、審批時間久的問題非常突出,另一方面是隨着業主的變更,大量房屋也面臨着找不到“主人”的情況。
南寧市銘湖經典小區的業主就面臨這樣的尷尬:超過1/3的面積被開發商用作出租,業主曾經在設定小區標識還是廣告標牌上與開發商發生矛盾。
鉅額房屋維修資金在“沉睡”中縮水
記者從南寧、柳州、桂林等地的住房保障部門瞭解到,自2009年我國實施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以來,各地累計繳納的物業專項維修資金逐年遞增。
南寧市住房保障部門的統計表明,已經有20億元物業專項維修資金停留在賬面上;柳州、桂林等地的規模也基本如此,而且每年還按照住房交付使用的面積持續增加。然而,這部分資金幾乎無一例外地停留在“存款賬戶”中,而且很多銀行將這部分資金放置在“活期賬戶”中。
廣西銀監局監管部門一位姓歐的處長告訴記者,銀行往往更願意將物業維修資金放在活期或者對公賬戶中,支付利息低,但可調動的額度很高。
據介紹,目前我國房屋維修資金採取“分城市管理”“分樓盤管理”“一次性收取”“分散使用”的方式,在業主入住時一次性收取房屋維修資金,繳存金額按照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確定,繳存之後物業公司按照當地房管部門的要求存入指定銀行中。
多位專家學者接受採訪時表示:應加快物業維修資金的“市場步伐”,提升管理水平。首先是“摸清家底”,對物業維修資金進行全面調查,弄清物業維修資金的總體規模、每年增長幅度、使用情況等基本數據。其次是從簡單的“監管責任”向“保值增值責任”邁進。在尊重業主選擇的基礎上,銀行、保險等金融部門聯手,開發能夠確保物業維修資金保值增值的金融產品,變簡單的“睡眠資金”“存款資金”爲“增值資金”。第三是加快物業維修資金保存現狀的信息披露程度。允許業主委員會對物業維修資金的狀況進行覈查、按年度披露房屋維修資金的狀況。
(綜合新華社報道記者何豐倫、烏夢達)
房屋維修金國外怎麼用(他山之石)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校區客座教授傑裏夫表示,在美國,公共維修資金的管理是完全市場化的操作。業主繳納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都是由基金公司來負責管理。如果房屋需要維修,就由物業公司報到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到市場上尋找維修公司進行維修。
日本早稻田大學副教授池田一郎表示,日本的房屋維修資金採取“開發商包攬”的方式,維修金就包含在房價中,由開發商全程負責房屋維修,業主所購買的房屋是由開發商承擔所有的修繕費用的。這就要求開發商必須從一開始就面臨着幾十年之後的維修難題,如果開始偷工減料,越往後開支越大,這樣的制度設計在要求開發商承擔巨大後期責任的過程中,“倒逼”前期責任,形成了良好的制度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