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記者趙陽
繳獲毒品579.7千克,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近日,中國與老撾兩國在湄公河水域成功破獲一起特大跨國販毒案件。
全程參與此案偵破工作的公安部禁毒局處長於海斌今天向《法制日報》記者講述了此案偵辦的前前後後。
可疑船隻沒有出現
2012年11月,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公安禁毒部門根據情報,發現一個長期利用湄公河進行大宗毒品販運的跨國販毒集團。該集團組織嚴密、反偵查意識強,主要活動在緬甸、老撾、泰國交界的湄公河“金三角”水域。
“2013年3月,我們獲悉該集團近期準備再次組織大宗毒品販運的可靠情報後,於當月17日趕赴西雙版納部署案件偵辦,同時派出工作組到老撾開展聯合偵查行動。”就這樣,於海斌和他的同事們先期進入老撾。
情報顯示,當地時間3月19日早晨,這批毒品已經在緬甸境內梭累碼頭裝運上“晨宇”號貨船駛向湄公河下游。
“根據船速我們初步判斷,‘晨宇’號極有可能在19日下午兩點左右經過老撾波喬省境內的孟莫碼頭,最終在泰國境內分銷。”於海斌說。
孟莫是湄公河聯巡機制啓動後,中國援建的兩個聯絡點之一,中老兩國均駐有一定數量巡邏官兵。前方工作組立即部署雲南公安邊防總隊與老撾軍方協調啓動聯合巡邏執法合作機制,對“晨宇”號進行攔截查緝。
萬事俱備。時針指向了19日下午兩點,可“晨宇”號並未出現。3點、4點……可疑船隻一直沒有出現。
“當時我們確實有些着急,是不是行動計劃泄露了。”於海斌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我們反覆假設各種可能,大家都認爲行動計劃應該是安全的。”
時間在等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晨宇號”始終沒有出現。就在於海斌萬分焦急時,前方傳來信息,“晨宇”號因前船擱淺被迫停靠在距此約60公里的上游孟巴里奧水域。
逆流而上攔截目標
“面對突發情況,我們是逆流而上主動出擊,還是原地等待,必須馬上做出判斷。"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西雙版納水上支隊參謀長龐衛華告訴記者,湄公河流域販毒集團關係複雜,情況瞬息萬變,如果錯失最佳抓捕時機,毒品很可能被轉移。
爲防止出現突發狀況,工作組決定派出巡邏人員沿河流逆行而上攔截目標,並做好登船檢查準備。龐衛華帶領中老雙方40人組成的查緝力量,分乘4艘摩托艇沿河而上。
在大浪中,龐衛化帶領的行動組一點點艱難地向孟巴里奧水域靠近。就在行進過程中,第四艘摩托艇的葉片被大浪打斷。兩個小時後,龐衛華一行趕到孟巴里奧水域,在大大小小30餘艘船隻中,經仔細辨認,龐衛華髮現了“晨宇”號。
龐衛華所在的第一艘摩托艇靠近可疑船隻,巡邏人員迅速登上“晨宇”號。
上船後行動組控制了船上人員。可此時龐衛華卻發現,犯罪嫌疑人之一的巖叫(音)並不在其中。經過仔細搜查,藏在一個房間內的巖叫被找到。
人找到了,毒品又被藏在哪裏?前艙、後艙,龐衛華他們終於在駕駛室外貨艙的夾層裏看到兩隻大大的白色編織袋,裏面裝滿了一塊塊包裝完好的海洛因。
“這批毒品如果賣出去,價值可能超過5億元。”儘管有着多年的緝毒經驗,可龐衛華還是頭一回在一次行動中繳獲這麼多毒品。
四國聯合打擊販毒
用公安部禁毒局有關負責人的話說:“此案成功告破開啓了一種新模式。”
新模式即利用中老緬泰4國聯合巡航機制打擊湄公河區域毒品犯罪。該案不僅是中老兩國在湄公河水域聯合執法破獲的第一起特大跨國販毒案,也是繼成功偵破“10·5”案後利用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合作機制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湄公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長期滯後,治安形勢錯綜複雜,毒品問題由來已久、根深蒂固、愈演愈烈,是衍生、刺激其他多種治安問題的核心因素。
“事實一再表明,本地區毒品問題不解決,湄公河區域治安形勢就無法好轉,沿岸各國人民所受毒品之害就難以減輕,4國經濟社會發展勢必受到嚴重影響。”這名負責人說。
正基於此,從4月19日起,中老緬泰聯合開展“平安航道”聯合掃毒行動。而在聯合行動開始前,4國已經梳理了本國以及需要他國協助偵查的毒品犯罪情報線索,由聯合行動指揮部統一彙總分類,確定行動目標、情報目標和逃犯目標。
據該負責人介紹,“平安航道”行動開展一個月以來,先後採取一系列有效打擊措施,共同破獲一批有影響力的跨國、跨區域毒品大要案件,摧毀一批跨國制販毒網絡和製毒工廠,抓獲一批組織者、策劃者和製毒技師,對湄公河流域販毒團伙形成極大震懾作用,大宗毒品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
“根據各方情報反映,湄公河流域多個重大販毒團伙近期已經開始蟄伏,大宗毒品供應明顯出現不足,中泰毒品價格持續攀升。這些充分說明當前湄公河流域毒品犯罪形勢嚴峻,也再次證明4國開展‘平安航道’行動,維護沿岸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這名負責人說。本報西雙版納(雲南)5月2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