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是“大運河載來的城市”,運河兩岸也是歷史上人們居住較爲集中的地區。記者從本市文保部門獲悉,今年2月,中國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文本已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審覈通過,並予受理。明年,世界遺產大會將對中國大運河申遺項目進行投票表決。
天津段共27處不可移動實物遺產
天津是因漕運及運河而生並發展起來的城市,也是大運河沿線35個聯合申遺城市之一。目前,本市已經通過大運河的保護規劃,保護範圍爲河道及河道外側500米的區域,包括大運河遺產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總面積約133.86平方公里。
此外,本市還劃定兩處重點展示河段,作爲近期整治重點。一處是北運河筐兒港樞紐至三岔河口段,此段北運河的周邊環境爲典型的北方郊野景觀和運河城市景觀,將重點展示北運河的線路延續與河道變遷。另一處是南運河三岔河口至楊柳青鎮區段,其周邊環境爲典型的運河城市景觀,將重點展示天津的城市發展史、運河歷史文化和現代運河城市的景觀風貌。據介紹,大運河天津段遺產構成包括27處不可移動實物遺產,館藏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其他文化遺產以及大量古樹名木、歷史植被等背景環境。文化遺產資源主要有運河河道;運河上的船閘、橋樑、堤壩等水工設施;兩側相關的地下遺存和歷代沉船等;沿岸的衙署官倉、會館商鋪、城鎮鄉村、古街古寺、古驛館等。
騎行將兵分三路活動內容很豐富
今年6月1日至6月8日,本市文保部門將圍繞大運河天津段開展“津沽運河行”騎行宣傳活動,讓大家更加了解大運河的歷史、現狀以及運河重要文化遺產價值。活動不僅希望增強運河沿線民衆對大運河的保護意識,更呼籲廣大市民參與到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的活動中。此外,海河曾作爲元明時期海漕的主要通道,其沿線也被作爲騎行活動的一條線路。
此次騎行活動將由市文管中心、市保護中心專業人員帶隊,兵分三路,由大學生、夕陽紅騎行隊及社會志願者組成。每條線路沿途將選擇有代表性、能展示大運河遺產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考察、記錄;邀請當地區縣文史專家講解運河歷史;走訪舊居,請大運河沿線村民講述與運河有關的故事;徵集運河沿線文物等,全面展示本市運河文化遺產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和運河的歷史發展進程。
相關鏈接
中國大運河經過的16個節點的35座城市,涉及北京、天津、山東、河北、江蘇、浙江6省市。大運河天津境內全長140餘千米,南運河南起靜海縣九宣閘,北運河北起武清區木廠閘,流經武清、靜海、西青、河北、紅橋、南開和北辰7個區縣。(記者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