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來電吧
當大家如常地使用無線路由器上網時,卻被一條“驚爆”消息攪了安寧。近日,網絡消息“無線路由器附近的植物不發芽!”藉助微博迅速廣泛流傳。有博友在轉發時還評論“慘,被路由器暗害而不自知!”
事實真的如此嗎?記者瞭解到,網絡消息有誇大之嫌,專業人士稱此種情況一般不會發生。而通過測試表明,無線路由器輻射並不比手機高。
文、圖整理/記者李光焱
誇大:網絡上被扭曲的試驗
記者看到,由多個微博博主發佈的消息稱:“丹麥五個學生將12盆水芹分兩組放在兩個房間,溫度水量相同,不同的是其中一個房間有兩個路由器,實驗持續12天。結果,在路由器房間的水芹幾乎不發芽,而另一組則正常發芽。(PS:如果是這樣的話,用不到的時候看來還是關了比較好)。”
文字下面還配了兩張圖:一盆綠色植物和一盆枯黃類似螞蟻的“未發芽”植物。據悉,5月17日丹麥媒體確實報道了5名女中學生“手機輻射對水芹的影響”試驗的新聞。與微博上誇張的說法相比,試驗的真實結果並非如此。據5月24日中國青年報報道,記者搜尋丹麥學生試驗論文原始網頁發現,微博照片不符合實際報告中的任何一張照片。並且,實驗中,有微波輻射房間的水芹同樣發芽了。
E天下記者亦搜尋到學生的試驗報告。其實,這5名學生從2013年2月13日~24日做了12天實驗證明,400粒種子,沒有路由器的平均發芽率是95.4%,有路由器的平均發芽率是85.3%。然而,試驗本身設計不完善,致使其結果並不科學。
在國內問答網站知乎上,農業生物技術專業博士任文彬稱,水芹“性喜涼爽,25℃以下母莖開始萌芽生長,15~20℃生長最快”。因此,即便不發芽,也可能是路由器熱量所致。同時,她還實地觀察,有基站或廣電中轉站的山頭,一樣“鬱鬱蔥蔥”。並且,電磁輻射與核輻射不能搞混淆。同時,科學松鼠會成員、植物學博士史軍表示,光也是一種電磁輻射,植物不是害怕電磁輻射,而是需要它!
真相:路由器輻射比手機弱
能讓水芹“不育”這種“猛料”,在被不明真相的網友轉發之時,專業人士的闢謠也隨之出現。植物細胞生物學博士生“冷月如霜”也表示:“我的實驗臺離無線路由器只有3~5米的距離。到目前爲止,我只有遇到過種子被蟲子咬食不能發芽的,由於環境潮溼種子提前失去活性不能發芽的,或者存放5年以上自然死亡不能發芽的。其餘的情況,都能夠正常發芽,哪怕是在有無線路由器的房間裏放了1年以上的時間。”
另一路專業人士則測試無線路由器和手機輻射值。據當地媒體報道,鄭州環保局輻射監管科技術人士使用專業的電磁輻射分析儀,測量手機以及無線路由器電波輻射的強度(單位:伏特每米,V/m)。當無線路由器關閉、待機時,強度值都在0.2V/m以下。用手機或電腦連接路由器上網時,電磁輻射峯值在2V/m上下徘徊,但是當網頁打開後或軟件登錄完成後,數值又回到0.2V/m以下。
用手機測試電磁輻射值,手機待機時數值同樣在0.2V/m以下。但手機撥通電話且在電話未接通前,數值爲2V/m左右,當接通的一瞬間,大約前3秒時間內,則大幅升高至4V/m~5V/m,穩定通話時又回落到2V/m~3V/m。
這一測試表明,手機在接通前,最好不要直接放在耳邊。同時,手機通話的輻射值,甚至高於無線路由器,但都在正常標準範圍內。如果手機距測試儀1米遠,其通話時的輻射值就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