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作爲“濱海新區奮戰150天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區歷時兩年多時間在泰達園林植物資源庫內成功移植篩選併成活各種草坪、林木、灌木、喬木和花卉3000餘種。將於近日開始逐步向主幹道路、公園等重點地區推廣,以增加區域植被的多樣性和觀賞性。保證新區在“綠起來”的同時更加“美起來”。
據瞭解,濱海新區位於環渤海沿岸,海水長時間浸泡土地,造成新區土體鹽鹼化程度非常高。經測算,新區每立方米土體平均含鹽量4.73%,最高值達到7%,超過一般植物極限承受能力的10倍。爲此絕大多數植被並不適合在此生長,濱海新區也曾被國內外專家斷言爲“綠色植物的禁區”。
近年來,濱海新區重點着力打造將“昔日鹽鹼荒灘”變成“綠色宜居新型城區”的城市綠化理念,新區園林部門協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城市綠化專業委員會、天津市園林學會、泰達園林建設有限公司等多家國內頂尖園林研發機構共同創建並完善了包括“淺潛水地區規模綠化技術”,“原鹽土、吹填海泥快速改良爲種植土技術”和“鹽灘綠化植物生長調控技術”等三大世界鹽鹼地綠化技術難題。破解了針對重鹽鹼地區綠化的40多項世界性技術難題。目前,這三套技術已經推廣輻射全國二十餘個省、市、自治區。
爲了推廣新區克服鹽鹼地綠化種植成果,增加區域綠植多樣性,泰達園林建設有限公司於2010年末正式開建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的泰達園林植物資源庫項目,是集科研、科普、示範、觀賞於一體的綜合綠化推廣示範園區。積極挑選、培育耐鹽鹼植物。目前,已收集各種植物3000餘種(含栽培品種),其中觀賞草類200餘種,藥用植物200餘種,月季300餘種,爲新區綠化提供了強大的植被選擇庫。
據濱海新區園林綠化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新區將在大幹150天市容環境整治系列活動中,將廣泛推廣多種類、多色彩、多層次的新區綠化理念。以各種草坪、林木、灌木、喬木和花卉爲突破口,解決以往區域綠化主要以白蠟、雜草、銀杏爲主的單一樹種,增加月季、牡丹、海棠、薄荷、荷花、藍粉雲杉等百餘種植被,增強新區綠植的觀賞性。讓市民漫步在新區街頭如同置身花香瀰漫的“大花園”。(首席記者袁曉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