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晚上遛彎去古玩市場淘淘寶”、“逛街時‘撿漏兒’買到了‘好東西’”……初夏,市民出門遛彎乘涼增多,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古玩市場升溫。然而,消費者受騙案例也日漸增多。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市質檢院、市金寶飾品監督檢測中心的專家提醒廣大市民,到收藏市場上去“撿漏兒”可得謹慎。
昨天下午,記者在東馬路附近的一古玩市場看到,本市市民及外地遊客摩肩接踵,人們陶醉在翡翠玉器、古書字畫等商品中。市場內一商戶告訴記者說:“近期市場人流非常多,晚上七八點還有人呢。現在天黑得晚了,不少人晚上都喜歡到這裏遛彎,順便淘點寶。”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消費者,市民劉女士說:“我愛人就喜歡逛這裏,有時真能買到比市場便宜的東西呢。”但是,淘寶、“撿漏兒”真的那麼容易嗎?
同樣是在昨天,在市質檢院、市金寶飾品監督檢測中心的實驗室,記者看到一位消費者送檢的擺件。這件擺件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黃燦燦的金屬與看似玉的物質結合得似乎很完美。檢測中心主任曹維宇指着這個擺件告訴記者,這是一位消費者最近購買的,消費者說這是他從市場上“淘來的”難得的“鎏金和田玉”。當記者追問檢測結果時,負責此項檢測的該中心副主任崔建軍告訴記者,這不過是人造樹脂包的銅,送檢的消費者對於這個結果一時難以接受。崔建軍說:“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很難把握收藏市場的‘玄機’,所以市民最好不要一下子就花大價錢購買所謂的貴重藏品。”
在一臺價值近百萬、精密度國際領先的紅外光譜儀前,記者還看到了一枚漂亮的玉璧。崔建軍介紹說:“這是另一位消費者送檢的,說是古代的‘紅絲玉’。實際檢測結果是岫玉染的色。這位消費者說自己玩古玩很多年,就是不肯相信這個結果。”曹維宇還告訴記者,由於近年來翡翠、和田玉價格的不斷飆升,市場亂象叢生、造假手段不斷升級,個別不良商家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僅消費者難以分辨,就連專業人士有時也難辨真僞,但高精密度的儀器不會說謊。
那麼,消費者一旦遇到自己非常中意的較貴重該類商品該怎麼辦呢?曹維宇建議消費者,淘寶消費應適度,要及時檢測。比如,可以與商家提前進行約定,先交一部分訂金,待貨品檢測後是真品,再進行交易。此外,暑期旅遊旺季也即將來臨,專家還特別提醒市民,到外地尤其境外旅遊,更要謹慎購買珠寶類商品,由於境內外相關證書不統一,所以勿輕信商家宣傳。(記者王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