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記者李莉)每年臨近高考總會有學生表現出各種焦慮症狀,這幾天,焦慮的學生又擠滿了北京市中小學心理諮詢中心。
一貫成績優秀的小玉在高考衝刺階段忽然有了幾個新“對手”——班上的幾名同學在最近的測試中超過了她。情急之下,小玉把一名同學的複習資料偷出來扔進了垃圾桶。臨近高考卻丟了複習資料,這件事引起班上一陣混亂,老師發動學生們一起尋找,最終在垃圾桶中找回了資料。而當大家得知事情真相時,都不敢相信這是小玉做的。
諮詢師建議老師在高考前暫時不要追究這件事,等考試結束後,再對小玉的嫉妒問題進行校正。專家幫小玉分析爲什麼會出現被人“超越”的情況:平時你用100%的力氣學習,其他人可能只用了80%的力氣。現在衝刺了,別人也用了100%的力氣,所以會有人衝到你前面。這種情況下着急生氣都是沒有用的,應該看看其他同學用了什麼方法取得這樣大的進步,跟同學多交流,多學習,才能使自己也提高。
除了着急給同學“搗亂”的,還有每天“以淚洗面”的。歡歡從小嬌生慣養,隨着高考一天天臨近,歡歡的情緒也越來越差,近一週以來,她每天都要哭一場,總覺得自己學得太苦,太委屈,爸爸媽媽對她束手無策。專家對此很淡定,藥方只有一句話:別理她。
諮詢師認爲,這樣的孩子,根本的問題就是太嬌氣,沒受過壓力。她哭的時候不論你是勸解她還是批判她,都會讓她覺得更加委屈。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假裝沒看見,不理她,讓她學會自己去面對。
還有一些學生,因爲複習方法不對,掉進題海里出不來。他們每天很緊張地做題,一發現有不會做的題目就開始着急。做錯的題要重做,做對的題還不放心,也要重做,這樣的孩子往往覺得時間不夠用,不吃不睡,焦躁不安。
老師分析,這樣的孩子往往是知識沒有“聯成網”,學習缺少策略。建議他們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儘量對知識進行系統地複習,不要對一道題“死磕”,要多求助。同時要調整情緒,保證吃好睡好,養足精神。
對於很多同樣焦慮的家長,諮詢師的建議只有一條:家長要做好後勤工作,別添亂,別用“特殊待遇”給孩子加壓。J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