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災後清遠開展政策性水稻種植保險
農戶每畝交4元可得400元風險保障
南方日報訊(記者/劉陽通訊員/陳陽平)5·15特大洪澇農業災害,清遠糧食作物至今受災面積達21.16萬畝,超過早稻種植面積的1/5。爲增強農業抗禦風險能力,維護區域糧食安全,昨日,清遠召開政策性水稻保險工作動員會,啓動並部署了政策性水稻種植保險工作,參加水稻保險的農戶每畝交4元保費可得400元風險保障。
每造每畝需保險費20元,農戶只需繳4元
清遠是農業大市,農村地域遼闊,但霜凍、颱風、暴雨、洪澇等各種自然災害事故頻發,造成大量損失。加快建立和完善政策性涉農保險制度,有利於減少災害對農民生產生活的影響,穩定和保障農民收入。
據瞭解,根據《清遠市政策性水稻種植保險工作實施方案》,保險的參保對象爲清遠市轄區內種植水稻的農戶、國有農(林)場、農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以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參保自願、協同推進爲原則。在保險期間內,由於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內澇、風災、雹災、凍災、旱災和突發性病蟲害,直接造成保險水稻的損失,且損失率達到20%(旱災和突發性病蟲害達到30%)以上時,保險人承擔全部保險責任並負責賠償。
本次政策性水稻種植保險,清遠農戶每畝每造自繳保費僅爲4元,保險金額爲每造每畝水稻400元,每造每畝需保險費20元,除農戶所繳外,其餘部分由各級財政補貼。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適當提高財政補貼標準,減輕農民負擔。
年內晚稻保險覆蓋率將達80%
雖僅有一個多月早稻就要收割,但目前仍存在一定的洪澇風險。2013年早稻種植保險以清城區、清新區、英德市和佛岡縣爲重點縣(市、區)全面推進,其餘四個縣(市)其中連州市和陽山縣各選擇兩個重點鎮、連南縣和連山縣各選擇一個重點鎮作爲試點,力爭以上四個重點縣(市、區)及試點鎮早稻種植保險面積覆蓋率達到75%(50.95萬畝)以上,佔全市水稻早稻面積的50%以上。
而對於晚稻種植,2013年四個重點縣(市、區)保險覆蓋率將力爭達到100%,全市覆蓋率達到80%以上。2014年全市早稻種植保險面積覆蓋率力爭達到90%以上,晚稻種植保險面積覆蓋率力爭達到100%。
“如果在災前落實,災害將降到最低”
5·15特大洪澇農業災害給清遠水稻帶來沉重的損失,據統計到目前爲止,僅糧食作物受災面積達21.16萬畝,因災減產糧食6.81萬噸,連同水果、蔬菜、畜禽、水產養殖因災害影響,給農業帶來直接經濟損失達4.58億元。
“如果能在災前就落實政策性水稻保險,損失會降到最低。”聯繫到之前的5·15特大洪澇災害謝傑斌說。之前的粗獷型生產方式,一旦遭遇自然災害就損失慘重。謝傑斌再三強調政策性水稻種植保險的重要意義,要各級部門不能存在僥倖心理。
據悉,目前清遠已經實施的涉農保險項目有能繁母豬、農村住房和森林保險,其中能繁母豬投保率達到70%,而農村住房投保率達到88.3%。清遠今年也將力爭開展玉米、馬鈴薯、花生、甘蔗、奶牛等5個品種的農業保險試點工作,並將在2015年覆蓋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