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馬上評論
向春明
6月1日,廣東(清遠·清新)漂流文化節擺擂開漂。來自省內的25支代表隊展開了漂流爭霸賽角逐,並正式拉開了今年漂流市場羣雄競先的序幕。或許是爲了讓參與者更好地發揮,連綿數月的陰雨當天戛然而止,天空綻放出今年罕見的晴朗。好天氣帶來好日子的漂流旺季終於到來了。
嶺南春夏相交之時,雨水多是常態,通常是等到端午節後,“龍舟水”過了,陰雨季才就此收尾。2013年的雨季顯得格外的漫長,這一點從漂流市場的慢熱就能夠看得出來。按往年慣例,“三八節”後清遠的漂流景區就陸續開波,各項市場推廣活動循序漸進到暑期達到高峯。既然是靠天吃飯的行當,今年的惡劣天氣的長時間影響自然就不得不受到關注。今年的漂流節開的比去年要早,說明政府、企業各方都有強烈攪動市場的意願,並希望通過活動能向蟄伏了一年的漂客發送到清遠衝浪的約請。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是國內節慶活動常見的運作模式,也是一種中國特色。與沿襲下來的傳統節慶活動的舉辦不同,現代的節慶活動往往帶有一定的功利性。國內比較出名的“青島啤酒節”就是一個典範,這項活動做大了企業品牌的同時,也使城市的形象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節慶活動增加了人流,拉動了消費,一旦運用成功,就會形成市場慣性併爲當地經濟帶來可持續發展的亮點。這幾年,全國各地的節慶活動此起彼伏,你家唱完、我家登場,迎來送往、好不熱鬧。
但是,節慶活動畢竟是一項投資大、耗時長的項目工程,並非所有的活動都是成功的。大凡節慶活動講究的是人面、情面、場面,這也是最難把控的地方。任何細節的疏漏都可能會影響活動的展開和口碑,並出現讓舉辦方尷尬的反效果。八項規定出臺後,各種形式的鋪張浪費都得到了有效的遏制。這樣就更考驗舉辦節慶舉辦的創意和組織的嚴謹。以往多花錢,辦大事的大操大辦就難免有些老套,而少花錢、多辦事或辦好事的運營模式將成爲今後中國節慶活動的主流。
今年清遠漂流節的舉辦成功具有一定的示範效應。其一是有效借用了廣東旅遊文化節的名頭,做大清遠“漂流之鄉”的品牌;其二、充分發揮漂流協會和企業的主觀能動性,讓企業自主節慶活動與市場對話;其三、選擇最佳的媒體組合,有針對性地放大宣傳效果;其四、利用好珠三角這個中國最大的漂流客源市場,有效地組織遊客參與體驗並將清遠漂流的信息傳遞出去。抓住了點、灑開了面,節慶活動的實際效果就自然而然出來了。“美麗清新·幸福家園”藉機得到了宣傳,傳統“燕尾舟”這個清遠獨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得到保護髮揚。
時代的進步讓我們很難在回到“上到八十三,下到有人牽”傳統節慶活動的熱鬧場景。政府主導與民衆參與永遠是節慶活動互相促進、互相發展的兩個方面。節慶活動辦得好不好終究還是要看市場的認可,羣衆的喜愛。而要民衆能夠積極參與就要找到讓其樂於參與的理由。今年“選美”大賽離開公衆視線就是市場否決的結果。反之,我們可以嘗試舉辦清遠“漂流大使”、“旅遊大使”等由政府提倡、協會組織、民衆參與的民間應節活動,讓全體市民都能夠感受到節日和自己的息息相關,並從被動知道轉變到主動參與。那麼,2013第八屆廣東旅遊文化節在清遠的舉辦就將是接地氣、通人氣,市民爭當東道主的盛會。
作者系任你點www.uneedi.com旅遊網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