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什麼樣的狗狗是符合社會要求的?怎麼樣才能做一個負責任的養犬人?由美國引進的“愛犬好市民”(CGC)訓練測評體系正式引進中國。在北京市“愛犬好市民”文明養犬活動啓動儀式上,30只狗狗的主人自信滿滿地帶着自家狗狗參加測評,結果只有14只狗狗得分超過80分,獲得了“養犬好市民”認證。
現場
“拽着”主人散步
狗狗離文明差2分
1號選手“小黑黑”名副其實,從頭到腳都是黑黑的。不過乾乾淨淨的小黑黑第一關健康檢查就遇到了麻煩——耳朵不太乾淨,耳垢多。
第二關考“人際關係”。來自美國的考官上前和小黑黑的主人握手、聊天,隨後注視了小黑黑幾秒鐘,然後撫摸了小黑黑的頭和背。小黑黑可配合了,一聲不叫,還衝着考官“謝謝”呢,贏得了全場的笑聲。
第三關戶外散步,小黑黑的表現不是很完美,按照標準,犬隻是在主人的牽引下散步,犬繩得在放鬆狀態,還不能過於關注地面上的玩具、嗅地面。可是小黑黑好像很興奮,幾乎是拽着主人在散步。
第四關的考驗是餐桌禮儀,要考驗小狗不隨便吃東西。5個選手一字排開,第一種食品狗糧的吸引力明顯不如主人,小黑黑看都不看,光顧着和主人親熱了。不過等考驗到了第三道大餐雞絲時,小黑黑明顯被吸引了,不停地嗅着盤子,好在主人一聲“別動”穩住了它。而邊上的兩隻小泰迪就不那麼能抗拒誘惑了,爽快地吃了盤子裏的雞絲。
最終小黑黑得到了78分,離80分的合格線只差一步。
計劃
兩年內培訓1.5萬隻狗狗
“愛犬好市民”活動由中國畜牧業協會、北京市公安局養犬管理大隊、北京市文明養犬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主辦。活動協辦方“北京寵訊”經理劉佳介紹,CGC的含義是“做負責任的養犬人”,是一個表彰那些在家中以及公共環境表現出良好禮儀的狗狗及其主人的認證活動,最早於1989年始於美國AKC計劃,主旨是讓更多的人看到一隻符合社會要求的犬是什麼樣子的,真正意義上的文明養犬不單單是狗的行爲文明,還應該和主人的素養息息相關。
據悉,一年內該活動將在北京、杭州組織80場主題宣傳,兩年內讓北京市1.5萬養犬家庭接受CGC培訓,4年內讓北京5萬養犬家庭通過CGC測試,成爲符合城市要求的犬。本報記者孫穎X133
白繼開攝J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