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去年這個時候,西紅柿每公斤可以賣到2元錢,現在賣1.2元,買的人也很少。”這幾天,松江區葉榭鎮蔬菜種植大戶鄒龍良滿臉愁容。他告訴記者,這一茬上市的西紅柿有20多畝,每天上市量近3000公斤,儘管價格低廉,但近10天來的銷量一直不理想,每天都有近一千公斤的西紅柿滯留田頭。上市時間“撞一起”
這一現象對於已經種了十幾年蔬菜的鄒龍良來說,卻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今年上海地區種植的西紅柿總面積比去年要多,產量也高。量多價格就低了。另外,這段時間的氣溫乍熱還冷,溫差較大,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西紅柿的銷售。”
松江區蔬菜站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松江全區種植西紅柿的面積不到500畝,目前上市的西紅柿多爲去年冬季在大棚裏種植的,日均上市量爲2萬公斤左右。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有經驗的菜農一般都會摸準“檔期”:要麼早一點上市,要麼晚一點上來,避開五六月份瓜果集中上市帶來的不利影響。這一說法得到了上海浦淨蔬菜專業合作社種植戶錢華慧的認同。他告訴記者,他今年種植西紅柿“慢”了一拍,成功避開了這波不利行情。
市內銷價不平衡
在市區,西紅柿市場銷售情況如何?可謂“城裏不知季節已變換”。昨天在閘北區臨山路、老滬太路一帶的一些蔬菜攤點,西紅柿銷售一切正常,一般售價也能賣到1.5元-2元/斤。
攤主陳先生說,自己每天去江楊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貨,總要帶上100來斤西紅柿,每天能銷掉的在80斤左右,價格雖比1個月前有明顯下降,但不至於虧本,對於滬郊部分地區出現的西紅柿滯銷現象,陳先生表示第一次聽說。
來自上海江楊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行情顯示,這幾天,該市場的西紅柿批發價一直穩定在0.8元/斤左右,每天成交量正常。而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的西紅柿批發價則在0.725元-0.85元/斤之間,浦東惠南、新場、六竈等地區的西紅柿價格卻賣出3元/斤左右,並沒有出現滯銷的現象。
近段時間滬郊部分地區的西紅柿滯銷,以致部分已成熟的西紅柿因來不及銷售,只好爛在田間地頭,甚至被農戶拿去餵豬。西紅柿爲何從去年的價格高銷路好到今年的價格低難銷售,箇中緣由何在?有關部門及相關人士分析指出,面積增大和上市時間集中,是西紅柿銷售不暢的主要原因所在。近幾年來,西紅柿市場行情一直看好,受“賺錢效應”影響,一些地方在缺乏市場調查的前提下,普遍擴大種植規模。
佈局要有“一盤棋”
針對目前影響滬郊西紅柿流通的因素,市有關部門及各產區正出臺系列措施確保產品銷售。但不少消費者認爲,目前申城西紅柿價格高低懸殊情況仍很突出,建議產地以合作社形式的團隊,組織貨源到城區的居民小區設攤,一方面讓利給市區居民,另一方面增加農民收入。
記者在市場採訪中瞭解到,類似西紅柿難賣的農產品滯銷現象近年來在全國時有所聞,很大程度上是市場信息不暢通所致,要避免出現農產品滯銷現象,產品與市場連接環節亟待加強,更要發揮農產品行業協會橋樑和紐帶的作用,把產銷對接起來。
“西紅柿滯銷給如何抓蔬菜產業上了生動的一課,如果各產區之間能及時進行信息溝通,西紅柿滯銷現象也許不會出現。”上海博士生鮮超市馮勇建議:全市蔬菜產業應形成“一盤棋”格局,有關部門要做好蔬菜產業總體協調和科學規劃,在產品結構上合理佈局,在上市時間形成梯度,就可以避免盲目種植一哄而上和上市時間“撞車”情況。
本報記者朱全弟特約通訊員陳孝斌亞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