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新社廣州6月4日電(索有爲)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4日發佈消息稱,數十隻中華白海豚日前成羣出現在珠江口海域覓食,這種規模的羣體以往在內伶仃並不常見。
據悉,廣東省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考小組在常規的海豚監測過程中,於5月31日在珠海市珠江口青州至牛頭島之間遇到一大羣中華白海豚。
科考人員介紹說,白海豚當時三五成羣分散分佈近千米的範圍內進行捕食,隨後,白海豚羣聚在考察船隻邊上。稍微年長的海豚在海面漂浮休息,而稍微年輕的海豚則聚羣玩耍,並沒有顧忌科考船隻的存在。工作人員共辨識出33頭中華白海豚,這種規模的羣體以往在內伶仃並不常見。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稱,由於青州至牛頭島之間的海域人類活動滋擾較少,餌料資源相對豐富,這片水域現在是內伶仃中華白海豚羣體最重要的捕食和哺幼場所。而隨着氣溫的回升和淡水流入的增加,魚類資源將有所增加,中華白海豚也隨之進入繁殖活躍期。
中華白海豚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在廣東海域的中華白海豚主要集中於珠江口,廣東省建有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港珠澳大橋施工期間,專門出臺有如何保護白海豚的詳盡方案。(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