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小提琴藝術大師薛偉在龍崗文化中心傾情演奏。周遊攝
薛偉是當代中國最負盛名和影響力的小提琴大師,前晚,在龍崗文化中心舉行的《從音符到音樂》薛偉古典音樂示範講座及音樂會座無虛席。講座及音樂會是作爲“藝彩龍崗·與大師同行”品牌系列的第一個重頭戲,未來龍崗還將邀請一批藝術大師走進龍崗,通過各種形式將高雅藝術在龍崗居民中普及。
在這次訪問中,薛偉被龍崗區政府聘請爲高級藝術顧問。這是龍崗第一位藝術顧問,區委書記楊洪表示,未來將在音樂、體育等領域聘請更多的顧問,希望用文化的力量提升龍崗的文化素養。
從“先經濟後生活”的做法,轉變成“經濟與社會”共同發展的理念;從物質生活的改善到精神生活提升的變化,大運會後,龍崗從硬件設施的生活改善,面向了居民精神層面的陶冶。其背後是“文化強區”的沉澱。
聘藝術大師爲顧問提升市民文化水平
前天,在龍崗文化中心,薛偉古典音樂示範講座及音樂會座無虛席。現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碩士導師、管絃系副主任薛偉走進了龍崗,給市民講課、演奏。
薛偉從1989年起被聘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授,並經常擔任國際音樂大賽的評委。在這次活動中,他被龍崗聘請爲高級藝術顧問。在區文化部門的計劃中,“藝彩龍崗·與大師同行”系列活動今後將邀請更多的藝術大師,通過講座輔導、觀摩藝術創作、工作坊開放日、現場點評、演出合作、擔任本土原創藝術總監、開設大師班等形式,普及高雅藝術,促進本土創作。
深圳自實施“文化立市”戰略以來,加大了高雅藝術普及的支持力度。由市委宣傳部、市文體旅遊局、市文聯主辦的高雅藝術普及活動,通過與藝術大師的互動,讓市民有機會享受高雅藝術薰陶,有力提升了社區的“和諧度”和市民的“幸福度”。在此基礎上,龍崗提出建設“文化強區”。
“我們希望用與大師同行的方式,給龍崗的文化增添光彩。龍崗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水平,我們希望龍崗居民在家門口可以得到更精彩的藝術享受,我們會給來龍崗的藝術家提供便利,希望他們有更多的機會進社區,走進羣衆中。”區委書記楊洪說。
2012年,龍崗率先在全市實施文化場館公益開放“倍增計劃”,活動收到市民80多封感謝信,另外,文化部門還實行公共文化服務“按需配送”模式,將文化項目送到社區。在文化中心,去年開始與深圳音樂廳、深圳大劇院開展戰略合作,引進“美麗星期天”和“藝術大觀”兩大著名品牌,已引進“藝術大觀”及演出5場次,目前正着手設立市著名品牌“美麗星期天”龍崗分會場。
在圖書館,“龍崗大講堂”成爲龍崗知名的文化品牌,已舉辦各類高雅講座15場次,讓高雅藝術不斷走進龍崗。
在今年龍崗區文體旅遊局的年度計劃中,堅持思想文化建設支撐現代城區建設,着力提升文化的軟實力和影響力是主要目標。今年,“文化惠民”新舉措將相繼推出,進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最大地滿足龍崗市民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截至目前,龍崗組織開展了涵蓋精品歌舞晚會、音樂盛宴、藝術展覽、公益講座四大板塊爲內容的第九屆深圳文博會藝術節分會場·龍崗藝術季活動,精品文化活動達50多場次。”區文體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
同時,今年文化場館公益開放內容、次數、範圍、對象進一步擴大,將啓動2013年“你點我送”文化進社區活動,爲各街道提供各類文化服務5000課時。
3年投入2億元力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健全
此前,區文體旅遊局制定了“十二五”文體設施趕超的目標思路,將以融資爲主3年投入2億元,實現公共文體設施人均面積從現有的0.63平方米到“十二五”末的人均面積0.89平方米。目前,這一計劃已經得到區政府同意並獲得專項支持,保障每年1000萬元的“三小”文體設施建設投入。
積極吸納社會資本參與街道及片區文體中心建設,以彌補街道級文體設施的“缺項”,龍崗文化部門對南灣街道3處文體設施用地、布吉文體中心、阪田南園文體中心提出了規劃和設計並正在推進,對街道文體中心建設進行大膽探索。
在文化惠民的基礎上,龍崗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不斷健全,讓更多的人獲得文化享受。“我們希望能用一種方式,可以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用文體設施,感受文化氛圍。人人可以享有藝術是文化立市的一個內容。”有文化人士表示。
目前,龍崗在街道和社區進行了“羣衆身邊的”小型文體設施建設,投入1000萬元新建和改造升級128個項目,建成健身路徑、籃球場、足球場等一批文體場地設施,新增面積約4萬平方米。
在大型場館上,通過擴大開放範圍、延長開放時間等方式,龍崗文體部門推動了大運中心、區體育中心、文化中心、文化館等場館惠民開放。2012年,大運中心接待服務市民8萬多人次。
龍崗區圖書館目前是全市唯一參評區長質量獎的區級圖書館,自創的讀書品牌《品書空間》系列被市委宣傳部推薦參選全省學習品牌案例。2012年,區圖書館讀者服務再創新高,新增圖書近18萬冊,圖書外借量突破70.97萬冊次,圖書館公益講座已舉辦各類講座近百場。
發展龍崗四大品牌打造深圳東部文化中心
今年5月,在龍崗大運中心先後主辦了首屆深圳迷笛音樂節和四國女排精英賽,大運中心初步成爲深圳東部的演藝和賽事中心。另外,“騎行綠道·體驗生態龍崗”、自行車嘉年華、WTA網球賽、國際籃球俱樂部挑戰賽等體育項目日漸成爲龍崗品牌。
在服務體系健全之下,龍崗的文化項目有了諸多亮點和品牌。在扶持基層文化單位、社會文藝團體壯大發展之下,目前龍崗的文化團體獲得包括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在內的市級以上獎項174個,其中國家級89個、省級17個、市級68個,品牌打造有了一定成效。
“我們將努力打造龍崗的四大品牌亮點。”區文體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在今年的區文體旅遊局工作目標中,龍崗一是將打造高端品牌賽事演藝。主辦WTA、龍崗杯國際男子籃球俱樂部挑戰賽等國際化、高端體育賽事和文化節等知名演藝活動,使龍崗成爲深圳的賽事演藝中心之一。
其次是有影響力、可持續的文體活動。要堅持“質量取勝,策劃優先,過程管理”的原則,在繼續打磨已有的自行車嘉年華、“綠道騎行”、“一街雙品牌”等項目的基礎上,努力策劃、實施一批新的品牌活動,如針對市民、以四季爲主題的文體系列活動——“四季歌”;充分開發現有文體旅遊資源、面向外來工的“七走進”活動(走進大運中心、圖書館、油畫村等)。
再次是打造知名場館。龍崗大型場館在各區暫時位居前列,要儘快發揮好這個優勢。要將大運中心儘快扶持成爲全市的賽事演藝、商業會展和運動休閒中心;區體育中心要突出高端網球賽事和國際化培訓(牛津網球、美國五星籃球、西班牙PT網球)的特色,區文化中心要成爲高雅藝術的平臺,區文化館要強化高水準公益培訓和文化交流示範館的定位;區圖書館要以爭創區公共服務質量獎爲契機,在管理水平、業務指標和24小時自助等方面走在各區前列。
最後,文化精品創作也被列入其中。爭取新設定的宣傳文體資金扶持,嚴格精品創作的立項、招標、簽約制度,探索名家工作室、引進簽約創作等各種形式合作模式,出品更多的立足龍崗優勢、龍崗特色的“龍崗製造”。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