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在央視報道引灤沿線水質問題後,天津有關部門立即行動。6月5日,天津市水務局聯合薊縣政府開展於橋水庫周邊水污染源集中清整,全面清理庫區管理範圍內的垃圾和污物,並及時對於橋水質進行了跟蹤檢測,檢測結果符合國家地表水Ⅲ類標準。




岸上岸下集中清整
6月5日上午,記者跟隨天津市水務局來到了此前出現漂浮物的薊縣西龍虎峪鎮果河沿岸。果河是引灤輸水線路黎河和沙河的交匯河流,果河河水將流入於橋水庫。西龍虎峪鎮黨委書記趙國友表示,此次出現的垃圾和污物主要是近期輸水過程中由上游帶來的,從6月4日開始,鎮裏已經組織50餘人,對該鎮域內2.5公里的果河河道進行清理,通過水麪和岸上的打撈方式清理各種垃圾1噸左右。
據瞭解,央視報道播出後,市水務局聯合薊縣政府迅速開展於橋水庫專項執法,共組成5個執法小組,重點查處水庫警戒區內機動船捕魚、畜禽飼養和垃圾廢物丟棄等違法行爲。除打撈於橋水庫庫區河灣處的水面漂浮物外,還對果河橋橋面違法魚市進行了清理,涉及到果河內廢棄的船隻和養鴨問題,以及建築垃圾、農藥瓶、動物屍體,薊縣政府已責成西龍虎峪鎮安排清理。
在此次集中治理之後,市水務局和薊縣政府將進一步查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問題,加大巡視巡查力度,確保污水、垃圾不入庫。同時,加大日常巡查和管理力度,充實水庫管理人員,發揮公安、水政、管理單位“三位一體”聯合巡控執法機制,及時糾正和查處違法事件。



水質檢測加密頻次
至於市民關心的水質問題,市水務局在常規原水和自來水水質監測的基礎上,加密監測頻次。天津引灤工程於橋水庫管理處水質科科長陳孝軍表示:“目前,對於橋水庫的水質檢測共有34項,除了國家規定的29項外,我們針對水質富營養化的問題,又增加了3項檢測。可以說天津對於橋水庫水質的檢測採用了最嚴格的標準。”
據悉,由於我國飲用水源地的總氮普遍超標,國家在評價水質時總氮不參評。去年汛期,潘家口、大黑汀及於橋水庫流域發生強降雨,上游多年積累的污染物集中入庫,導致總氮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目前,於橋水庫的總氮數值爲5.01~4.44毫克/升,高於國家地表水Ⅲ類1.0毫克/升的標準。
在這裏值得說明的是,總氮是水環境的參考標準,其超標主要是造成水質富營養化,增加藍藻水華爆發風險。但是在國家評價水質時,總氮指數是不參評的。因此,市民關注的飲用水水質安全問題,是完全不必要的。
天津市水務局供水管理處工作人員張巖表示,目前,於橋水庫的總氮數值爲5.01~4.44毫克/升,高於國家地表水Ⅲ類1.0毫克/升的標準。幾年來,市水務局通過水庫水體修復工程、優化調度、沉水植物管理、增殖放流、水草打撈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水體的總氮含量,再經過近百公里的輸水渠道自然淨化,國家環保部歷次在引灤宜興埠出口監測的水質結果完全符合國家地表水Ⅲ類水標準。而且目前的水處理工藝,完全可以使自來水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通過對全市各自來水廠進行水質檢測顯示,自來水水質綜合合格率99.86%,高於96%的國家標準。


水源保護將加大跨區域管理
近年來,爲保障引灤水源安全,天津投資3億元,實施於橋水庫水源保護工程,增殖放流各類魚苗1880萬尾,購置5條自動水草收割船和10條自動轉運船,建設6座堆草場保障庫區水體生態恢復。同時,對水庫周邊21條溝道進行治理,新建馬伸橋人工溼地、4971座戶用沼氣池和15座養殖小區沼氣池,建設1座垃圾處理場,配置270名保潔員和270套垃圾清運設施,爲水庫周邊7個鄉鎮111個村建成了垃圾清運處理系統,完成湖濱帶工程防護林2300畝、蘆葦溼地2200畝,進行生態修復。另外,在引灤沿線建立了4座總規模爲5.56萬平方米人工溼地,完善了水質檢測措施。通過一系列的治理,有效地緩解了庫區周邊面源污染,削減了各類污染物入庫負荷,水庫水質基本保持穩定。
同時,市水務局依法加強水庫管理,會同薊縣政府、旅遊局等有關部門,對庫區非法採沙、非法旅遊聯合開展了多次專項治理,對於橋水庫22米高程以下(警戒區)內的農家院全部予以拆除,清理從事旅遊服務的船隻、器械,拆除水上游樂設施。適時適度組織於橋水庫庫區水草打撈,有效將水體中氮、磷等污染物帶離水體,抑制夏季藍藻爆發,保障水庫水質安全。
下一步,市水務局將繼續深化於橋水庫水源保護工作,做好於橋水庫22米保護區範圍內土地確權發證工作,逐步實現封閉管理;搞好生態修復,加快推進水庫周邊溼地系統建設;健全完善巡視巡查、日常保潔常態化機制,實現庫區巡視、保潔全覆蓋。配合薊縣政府加快實施《於橋水庫周邊保護髮展規劃》和薊縣新城建設,進一步擴大庫區周邊垃圾收集、清運和處理覆蓋面,將果河納入“河長制”管理,確保水質安全。針對引灤上游水源保護工作,市水務局將和市有關部門將繼續推動河北省人民政府將灤河流域潘大水庫等重點水域及引灤入津沿線(河北省境內)劃定爲飲用水源保護區,爭取《潘家口、大黑汀水庫水源地保護規劃》儘快批覆,將《於橋水庫流域水資源保護規劃》納入海河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規劃,推動“引灤水源保護跨省生態補償機制方案”納入環保部、財政部“省際生態補償機制”試點,並呼籲國家有關部門通過財政轉移支付來支持承德市水污染源治理工作。(記者霍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