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6日,在第七屆融洽會主題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推進科技金融健康結合,激發民間資本的活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業內專家學者普遍認爲,科技與金融相結合將有力推進改革進程、促進中小企業成長和城鎮化發展,服務實體經濟。
推進金融資本與科技創新對接
“科技部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保監會合作在財政和稅務各方面的支持下,特別是在各有關部門的積極幫助下,開展了科技和金融結合的試點。”科技部副部長王偉中在論壇上表示,兩年多來各地試點取得了很多好的經驗,各地金融和科技部門創新了很多合作機制,財政部門通過貸款貼息、保費補貼、創業投資風險補償等方式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提升和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支持企業創新。2012年我國創投業實現持續增長,各類投資機構已經達到1180多家,管理資本達到3000多億元。
但目前我國在天使投資方面還相對薄弱,可以借鑑更多國際先進經驗。他表示,面對戰略新興產業和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等各方面的迫切需要,科技部門將積極促進金融資本與科技創新對接,通過深化改革、創新國家科技計劃和科研經費投入機制,優化配置科技資源,建立新體系,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吸引全球資源參與。
改革金融機制服務中小企業
目前全國有1326萬家中小企業,但金融業對中小企業的開放程度還不夠高。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魏建國建議,對於中小企業的融資金融機制要改革,允許一部分民間資本進入融資平臺,加大、加快人民幣資本的進一步開放和流動。
魏建國說:“現在我們的概念仍然是投資一定要盈利,不盈利就不行。但在美國風投有可能十投九失敗,只要有一個盈利就是盈利。其實,最重要的一點是需要創新精神,不貪求做大做強,而是要做精做強。”以前科技成果轉化幾乎都沒有得到融資支持,但經過近幾年努力,這個比例已經達到了2.5%。“有人問我,中國發展高科技什麼時候才能達到高峯?我的答案是,什麼時候我們的金融能跟科技緊密結合,就能形成非常大的合力了。”(記者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