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從5月的吐綠,到6月的綻放;從城區的大街,到鄉間的小道;從鍋爐改燃現場,到礦山復綠工程……環保,不停地行走在津沽大地,輾轉於東南西北,播撒環保的種子,宣傳環保的理念,喚起更多的人一起同心共築美麗夢想。
“津沽環保行”由市人大城建環保委牽頭,市委宣傳部、市環保局等19家成員單位共同舉辦。到今年,已歷經18個年頭。18年來,一年一個主題,一年一種創意,一年一批收穫,已成爲環保宣傳的響亮品牌。
今年的“津沽環保行”活動繼續緊密圍繞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確立了“共築生態城市,建設美麗天津”的宣傳主題,密切配合市人大常委會即將聽取的生態市建設情況專項報告、開展的《天津市環境教育條例》執法檢查等環境保護方面的重點工作安排採訪內容。記者採訪團堅持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實地採訪新陳塘莊熱電廠建設工地、河北區金鐘供熱站、市國聯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有限公司等單位,報道大氣污染防治的進展情況;探訪於橋水庫、爾王莊水庫、潮白河引灤輸水現場及沿線,督促有關部門加強水源治理,確保羣衆放心用水;來到薊縣礦山復綠工程現場,記錄下撫平綠色創傷的進程;走訪薊縣郭家溝村和西青區水高莊村,通過文字、電波和鏡頭,讓全市人民感受到新農村生態建設、污染治理、綠色發展的新氣象;到達西青區郊野公園,見證未來城市綠肺的壯美;體驗武清區低碳園林創意實踐基地,向全社會展現一個可研究、可循環、可示範的環境教育綜合體;深入濱海臨港溼地公園、大沽排污河口以及川水園小區、新梅江生態居住區建設現場,用所見所聞向全市人民報告《天津市海洋環境保護條例》和《天津市建築節約能源條例》的落實情況。在10天的活動中,25家本市及中央駐津新聞媒體組成記者採訪團,足跡遍佈全市10個區縣,到訪18家單位共27個點位,累計51名記者參與採訪報道,刊發、刊播各類新聞500餘篇。這是由“津沽環保行”搭臺,全市各有關方面共同演繹的一出環保大戲,集中展示了本市生態建設的成果。本報記者張鳴岐通訊員洪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