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文龍
時隔一年,中山市迎來第二屆“勞動關係和諧企業與工業園區”暨“百佳僱主”評選盛典。這與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緊密相連,也有賴於市人力資源社保局、市總工會、市國資委、市工商聯、市外企協、市個協私協及南方日報珠三角新聞部的組織謀劃,更與廣大企業及勞動者的積極參與密不可分。在此,我向獲得殊榮的企業、園區和企業家表示熱烈祝賀!向爲本次活動辛勤付出的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感謝!
天下爲公,進無止境。中山市以積分制率先探索出異地務工人員共享公共服務的發展道路,這條路現在正向更細化、更具象、更深層次的領域開拓,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共同事業”目標、“新老中山人融合”理念,就是這條道路縱橫拓展的主線。圍繞“幸福和美中山”的社會善治謀略,中山近年做出了更加縱深、更爲全面、更爲果敢的嘗試,探索出從物質共享到文化共建、從身份認同到價值融合的社會管理創新模式,榮獲“中國社會管理創新”獎。“勞動關係和諧企業與工業園區”暨“百佳僱主”的評選,就是衆多嘗試中的一個範例。
“勞動關係和諧企業與工業園區”暨“百佳僱主”的評選,是對我市人才戰略的一個積極反應。近年來,以“1+15”等系列人才政策爲主線,我們建構起了多層次、立體化的人才對接體系。“勞動關係和諧企業與工業園區”暨“百佳僱主”評選所倡導的改善用工環境、提高員工福利待遇、搭建公平競爭平臺,就是對工資待遇、社會福利、個人價值體現等留住、用好人才因素的綜合思考。
“勞動關係和諧企業與工業園區”暨“百佳僱主”的評選,是建設“幸福和美中山”主線的一個細化與延伸。我市自啓動這項評選活動以來,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覆蓋面、參與面越來越廣泛,社會影響力逐年擴大。我們注意到,調動企業積極因素,拓寬關愛異地務工人員的渠道,才能讓其實現從“地域進城”到“心理進城”的質變,才能構建共同的城市精神。
“勞動關係和諧企業與工業園區”暨“百佳僱主”的評選,是“新老中山人融合”理念向社會肌理充分滲透的補充。“新老中山人融合度”標準在本屆評選活動的量化考覈,體現了主辦方在企業文化建設、人文關懷廣深度層面的總結和創新。我們欣慰地看到,以員工、媒體、專家、社會人士等組成的評審機制,形成了廣泛、公平、透明的平臺。對優秀用工企業及僱主進行評議過程,打開了發掘典型、樹立典型並促進更多典型生成的渠道。
建設幸福和美中山並非孤立一環,它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轉型升級、體制機制創新、文化建設等緊密相聯,需要各部門、各機構、各社會單位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希望“勞動關係和諧企業與工業園區”暨“百佳僱主”評選模式中員工與企業的有效互動,能夠催生中山市勞動關係和諧、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完美循環,讓共建共享共融成爲“幸福和美中山”影像中生動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