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9日上午,有關部門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通信總站的學術廳舉辦“神十”任務介紹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副總設計師李衛語出驚人:“‘神十’是2011年與‘神八’、‘神九’組批生產的,迄今已經‘兩歲’了。”據他介紹,因爲承擔交會對接任務,“神八”在“神七”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改進。爲以防萬一,改進型的飛船在研製完成後還生產了兩艘備份。“神八”在2011年11月與“天宮一號”實現無人交會對接後,其表現受到各方的一致好評,這樣一來,兩艘備份飛船便有了“戶口”,正式成了“神九”和“神十”。
其實,從“三胞胎”誕生那天起,“神十”並未閒着。據介紹,自2011年夏天起,“神十”便開始進行整船測試,至“神九”發射,已達900多小時。接下來,“神十”又進行了600多小時的整船強化測試,直至今年3月底入住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衛星廠房。
李衛告訴記者,因爲是同批出產,所以其不僅與“神八”、“神九”的“身高”、“長相”一模一樣,而且體重、潛質也大同小異,所不同的是,“神八”升空時座椅上綁了兩個假人,“神九”上了3位航天員,而“神十”在“神九”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項繞飛的制導功能。當記者問他這3艘飛船能不能稱爲三胞胎時,他笑了笑道:“可以這麼說。”據《新聞晚報》
食譜“個性化”
太空能吃糉子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10日表示,同神舟九號飛行任務相比,神舟十號航天員乘組在天宮一號的工作和生活將更加舒適。這次飛行中,根據三位航天員的不同口味,專家們制定了個性化食譜,新增了新鮮水果、小米粥、酸奶、糉子等多種太空食品。
武平介紹,爲進一步提高航天員在太空的工作和生活質量,本次任務中採取了多項改進措施:一是改進艙內生活垃圾處理,增加了廢物收集袋的品種規格和數量,便於對生活廢棄物進行密封和處理。二是豐富了航天食品,增加了食品種類,針對航天員制定了個性化的食譜,通過改進工藝提高了食品的感官接受性。三是優化了操作程序,調整了航天員作息安排,增加了工作項目的時間餘量。此外,通過爲天宮一號更換地板、手腳限位器,將使航天員的天宮生活更加方便。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