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10日宣佈,經研究,定於6月11日17時38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10日下午,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已開始加註推進劑。 15天飛行4項任務
武平表示,神舟十號將在軌飛行15天。飛船入軌後,將按照預定程序,先後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1次自動交會對接和1次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一號,並開展航天醫學實驗、技術試驗及太空授課活動。
這次任務的主要目的有四項:
-一是爲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進一步考覈交會對接技術;
-二是進一步考覈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
-三是進行航天員空間環境適應性和空間操作工效研究,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航天器在軌維修等試驗,首次開展中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
-四是進一步考覈工程各系統執行飛行任務的功能、性能和系統間協調性。
比神九有何改進?
武平表示,同神舟九號飛行任務相比,神舟十號航天員乘組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工作和生活將更加舒適。本次任務中採取了多項改進措施:一是改進艙內生活垃圾處理,增加了廢物收集袋的品種規格和數量,便於對生活廢棄物進行密封和處理。二是豐富了航天食品,增加了食品種類,針對航天員制定了個性化的食譜,通過改進工藝提高了食品的感官接受性。三是優化了操作程序,調整了航天員作息安排,增加了工作項目的時間餘量。此外,通過爲天宮一號更換地板、手腳限位器,將使航天員的天宮生活更加方便。
三人如何分工?
武平表示,聶海勝經驗豐富,張曉光是我國選拔培養的第一批航天員,王亞平是我國選拔培訓的第一批兩名女航天員中的一員。“神舟九號任務中我們採用了新老搭配男女組合的任務組織,不但有利於完成任務,也有利於航天員的成長。所以我們在神十任務中仍然採用了這種乘組的組合,兩名男航天員仍然互爲備份,他們均具有飛船駕駛、組合體管理、手動交會對接以及應急情況下的處置能力。女航天員在神十任務中增加了太空授課任務,而且擔任主講,另外女航天員在這次任務中也具備手控交會對接能力。”
“太空第一課”
“航天員將首次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太空授課和天地互動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動,這將成爲神舟十號飛行任務的一大亮點。”武平10日表示。
女航天員王亞平將成爲中國第一位“太空老師”。對於授課內容,武平介紹,主要是使青少年瞭解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瞭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員將進行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並與地面師生開展雙向互動交流。
武平表示,本次科普教育活動將在組合體運行期間擇機進行,具體時間將綜合考慮飛行任務安排、航天員作息情況和測控通信等保障條件最終確定。屆時,將通過媒體全程直播這次活動。
開應用性飛行先河
武平表示,與神舟八號和神舟九號的試驗性飛行不同的是,神舟十號將開創中國載人航天應用性飛行的先河。
武平說,全面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是建造和運營空間站的前提。通過神舟八號和九號飛行任務,中國已突破和掌握了自動交會對接和手控交會對接技術。就神舟飛船和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而言,本次飛行任務的性質是應用性飛行,將爲在軌運行的天宮一號提供人員和物資運輸服務。
“所謂應用性飛行,是相對以驗證技術爲主要目的的試驗性飛行而言的。”武平解釋,這次任務作爲應用性飛行,主要包括兩點:一是飛行任務的目的。前期任務以考覈和驗證技術爲主要目的,本次任務中,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主要爲天宮一號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二是飛行產品的狀態。飛船和火箭經過神舟八號和九號飛行任務的驗證,技術狀態基本固化。“可以說,神舟飛船和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進入了應用飛行階段。”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