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英國媒體6月12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研究顯示,火星表面長達1.5英里(約爲2.41公里)的巨型凹槽可能是從沙丘上滑落的固態二氧化碳(乾冰)所造成的。
據悉,NASA的研究人員近日對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的火星照片進行研究,得出結論稱,火星上的乾冰很可能就像氣墊船一樣從沙丘滑落,在火星表面留下巨大凹槽,並最終變成氣體,在凹槽末端形成凹陷。
通過對比不同季節的火星照片,科學家們認爲這些凹槽是在早春形成的。而且,這些凹槽旁邊都有“堤岸”,但又不像水流所造成的,因爲不論是在地球還是火星上,水流末端周圍往往會存在礫石。
此份研究報告作者、行星科學家瑟琳娜·迪涅加指出:“在泥石流中,水流會裹挾沉澱物從沙丘流下,在頂部被侵蝕掉的物質會隨着水流流到末端,形成扇狀堆積物……但火星凹槽末端卻沒有這種扇狀物,而是在形成凹槽的同時,把原來的物質推向兩側。”迪涅加目前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