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網站6月20日報道】題:美國空軍將發表今後25年無人機計劃(記者凱特琳·李)
美國空軍正計劃發表其2009年“無人機飛行計劃”的後續版本,以便確定今後25年空軍在無人駕駛飛行器方面的優先考慮事項。
新計劃將採用空軍偏愛的“遙控駕駛飛機”(RPA)這一術語來表示通常所說的無人駕駛飛行器。美國空軍參謀部RPA能力局局長威廉·塔特上校稱,新計劃的名稱是“RPA指引”。
目前正在接受空軍作戰司令部審閱的這項新計劃將簡要闡述遙控駕駛飛機的未來角色和使命,以便使美國國防工業可以深入瞭解今後幾十年空軍在無人飛行器方面的關鍵要求。
塔特上校說:“我們不斷接到來自企業界的詢問:我們應該進行哪方面的研究?我想,當我們討論RPA的其他角色和使命的時候,這份指引將能在宏觀層面上解決這個問題。”
他說,該指引以籠統的語言呼籲空軍把無人飛行器看作一類包含各種能力的武器系統。
美國海軍已經採取了類似的做法,其目標是開發高度精密的戰略性遠程無人飛機,其中既有可從航母上起降的無人駕駛空中偵察與打擊系統,也有更偏向於戰術性的小型無人駕駛戰術飛機系統,即與海軍陸戰隊聯合開發的RQ-2IA“集成者”無人機。
不過,空軍的“RPA指引”所注重的並不是開發特定型號的新型無人機,而是把重點放在培育形形色色飛行能力的需求上面。據塔特上校說,這樣的飛行能力也許是目前一代的無人機—一包括MQ-1“食肉動物”、MQ-9“死神”和RQ-4‘‘全球鷹”等型號——所不具備的。
空軍以前曾計劃針對MQ9“死神”無人機開發一種後續機型,代號爲MQ-X。儘管這些計劃後來被束之高閣,而且新的指引也不要求恢復這一特定項目,但塔特上校表示,新計劃確實討論了對於新能力的需求,這些新能力可能需要被納入下一代無人機、而不是現有無人機的機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