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7月1日,首班開往杭州的“和諧號”列車從南京南站出發。當日,寧杭高速鐵路正式投入運營,南京至杭州的單程旅行時間縮短至一小時左右。中新社發泱波攝
7月1日,首班開往杭州的“和諧號”列車從南京南站出發,乘客上車。中新社發泱波攝
中新網南京7月1日電(孫瑩)7月1日9時,車體鋥亮的G7635次動車從南京南站發出,駛向杭州東站——這標誌着寧杭高鐵正式通車。從此,鐵路旅客來往南京與杭州之間不需再繞行上海,使曾經三個多小時的旅行時間縮短了一半以上。
這個在寧杭之間架起的直線高速客運通道,爲滬寧杭“鐵三角”補上了最後一道金邊,也開啓了長三角滬寧杭三地的同城時代。
上海、杭州、南京,是中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三個中心城市,分別分佈在長三角的東、南、北三個方位。運營里程爲301公里的滬寧高鐵,於2010年7月1日正式運營;2010年10月26日,全長202公里的滬杭高鐵也開始了通車運營。
“只有滬寧、滬杭兩條高鐵線路開通時,區域內的物流、客流和產業發展還是受到了一定影響,現在寧杭高鐵通車,爲滬寧杭‘黃金三角’補上了最後一道金邊,也提高了這三個城市的影響力、輻射力和拉動力”,寧杭公司副總經理程巖表示。
任濤,是家住南京、工作在杭州的“雙城生活”一族,“我在兩個城市之間往返很頻繁”,坐在1日首發車上的他說,之後旅途時間的縮短也爲工作、生活都提供了便利。老家在溧水的乘客張平也表示,之前從南京開車到溧水最快也要40分鐘,現在乘坐寧杭高鐵只需十幾分鍾。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田伯平認爲,補齊的滬寧杭“鐵三角”標誌着長三角“一小時經濟圈”的基本形成,長三角的同城時代,不僅爲民衆提供了生活的便利,也有利於助推區域經濟的發展。
“高鐵通行的‘輻射’區域可以形成‘經濟走廊’,對於連通城市的旅遊資源、農產品和現代農業資源的開發有推動作用”,田伯平補充說,三大城市的交融與匯合,不僅打通了長三角的內部環境,也增加了長三角的外部吸引力,對促進消費、吸引投資都是有力的拉動。
寧杭高鐵於2009年4月開工建設,正線全長249公里,縱貫江蘇、浙江兩省,北起南京南站,南至杭州東站,沿線設江寧、句容西、溧水、瓦屋山、溧陽、宜興、長興、湖州、德清9個車站。線路設計最高時速350公里,初期運營時速300公里。(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