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上海7月5日電(記者楊金志)夏令已至,多個地方迎來高溫酷暑天氣。烈日驕陽下,還有很多勞動者在揮汗如雨。
對一些公共服務性行業來說,曬太陽、“戰高溫”可以說是唯一的選項,例如交通警察、環衛工人、水電煤搶修人員等。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社會運轉就會一團糟。對此,我們都應該致以崇高的敬意。
與此同時,我們也沒有必要片面地、一刀切地提倡全體勞動者都來“戰高溫”。恰恰相反,如果有可能,應該提倡大家儘可能地“避高溫”。即使是那些不得不在戶外高溫天氣下勞動的人們,全社會也應當竭盡所能,爲他們創造遮陰避暑的條件。我們要向他們致敬,更要給他們關愛,而不是單純欣賞他們的汗流浹背。
如果不是涉及緊迫的公共利益,就應當理直氣壯“避高溫”。既尊重勞動、也尊重休息,這是我們應該有的基本態度。譬如一些建築工地,是不是一定要在這樣的天氣下趕工期、趕進度?與其送冷飲、送西瓜、送毛巾,不如干脆暫時停工。“這裏的工地靜悄悄”,烈日下,這是筆者十分願意看到的景象。
再譬如外賣、快遞行業,如果不是必需必要,我們是不是可以減少一些訂購、網購?筆者記得,在一些地方遭遇暴雨、洪水、暴雪等極端天氣的時候,就有網友自發倡議,爲了快遞員的安全,儘量不要網購、訂餐。在高溫天氣下,這種態度同樣值得提倡。
“戰高溫”是一種崇高的境界,“避高溫”則是科學發展、以人爲本的體現。從道德角度來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要強迫別人去做;從法律層面來說,我們有勞動者權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從經濟角度看,高溫天氣下的勞作,效率不會很高,安全也會打折扣。
“戰高溫”需要勞動者的自覺,“避高溫”則需要管理者、企業主的自覺,更需要職能部門的主動維權。當前,我們的強制休假、帶薪休假等制度還很不完善,一些勞動場所的環境還比較惡劣,不少勞動者即使被侵犯了合法權益,也不得不忍氣吞聲、埋頭幹活。我們不能強求勞動者單槍匹馬去爭權益,勞動監察等職能部門倒是應該不避酷暑,更加主動積極地去察實情、體民情、辦實事。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