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市一名男子接到一個陌生電話,稱在該男子的郵包中發現了冰毒和銀行卡,並讓其立即與“銀聯中心”聯繫。就這樣,這名男子陷入了騙子精心設下的騙局,最終被騙走將近百萬的鉅款。日前,經本市河東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涉案被告人朱某有期徒刑11年半,並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
一名男子誤認爲自己的郵包涉嫌犯罪,陷入騙子精心設計的騙局,將個人賬戶的資金轉入騙子所謂的公安機關賬號,前後被騙近百萬元。
2012年8月28日上午9點27分,被害人季先生忽然接到一個陌生號碼來電。電話裏一名女子自稱是廈門市郵局工作人員,在一個寫有季先生名字的包裹裏面發現冰毒,提醒其立即報案,並提供了當地公安機關的電話號碼。季先生沒來得及細想就馬上撥打了對方提供的報警電話。電話接通後,一個自稱是警官的男子稱季先生的包裹裏不僅僅有冰毒,還有一張銀行卡,其中存有二三十萬元,並提示季先生及時與“銀聯中心”取得聯繫,保護個人賬戶安全。焦急的季先生隨後又按照“警官”提供的電話號碼撥通了所謂“銀聯中心”的電話,對方首先詢問季先生有幾張銀行卡,建議季先生立即辦理銀行卡自動報警和資金安全保護等相關手續,還聲稱爲了資金安全應暫時把銀行卡里的錢轉到公安機關賬戶,並向其提供了銀行賬號。隨後,季先生來到附近的一家農業銀行,將三張農行卡里的資金分三筆轉到一個賬戶名爲高強的賬戶內,金額分別爲49999元、64萬元、15萬元。接着,季先生又趕到附近的工商銀行,分兩筆把其工行卡里的錢轉入一個賬戶名爲劉曉慧的賬戶內,金額分別爲11萬元、5000元。前後季先生共從兩家銀行轉給對方人民幣954999元。
匯完款後,季先生又撥打了對方提供的電話打算予以確認,卻已經無法撥通。這時季先生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受騙上當,當即撥打110報警。
後經警方偵查,一名涉案嫌疑人朱某在鄭州被抓獲歸案,近日,經天津市河東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依法以詐騙罪對被告人朱某判處有期徒刑11年半,並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
河東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提醒廣大市民,電信詐騙是近年來常見的一種詐騙形式,或冒充熟人急需用錢;或冒充親人的同學、同事,說親人遇到事情急需用錢;或如本案冒充公職人員進行詐騙。當接到此類電話後,應本着謹慎小心的原則,多問幾個問題,進行覈實。並在可能的情況下,第一時間與親人、朋友或者有關部門聯繫。如本案中,當對方要求匯錢時,可先行撥打當地公安機關電話問詢公安機關對此類案件的處理方式。當不小心上當受騙時,則應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並保存好匯款憑證、通訊記錄。同時,儘可能回憶清楚通話內容,接電話人員的口音等特徵,爲公安機關順利偵破案件提供條件。檢察官在此提醒廣大市民,要提高對電信詐騙的警惕,接到涉及資金轉賬的陌生電話要特別留意、認真核實,切勿因一時大意而上當受騙。
昨天,記者撥打了工商銀行的客服電話。客服人員對記者說,在給“銀聯”打電話詢問情況前,應該首先通過“116114”查詢銀聯的電話,而不要輕信別人給的號碼。不僅如此,人們不要輕易將自己的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賬號和密碼泄露給別人。該客服人員表示,“銀聯中心”和銀行絕不會要求客戶向其他賬戶內匯錢,希望廣大客戶不要輕信騙子的謊言。記者張家民通訊員何江江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