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個女孩,隻身一人,從大城市來到陌生的村莊。而這又是一個剛剛成立的移民新村,村民來自四面八方,人心待聚、百廢待興。
在這裏,女孩紮下身子沉下心,一干就是5年,用自己的真誠與汗水贏得了村民的認可和支持。這個女孩,就是被寧夏紅寺堡區太陽山鎮柳泉村村民交口稱讚的大學生村官李妍薷。
今年5月10日,在柳泉村“兩委”換屆選舉中,李妍薷成功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她也是紅寺堡區在崗19名大學生村官中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第一人。
“先當移民,再當村官”
2008年,“跳出農門”考上寧夏廣播電視大學的李妍薷放棄了銀川一家企業的高薪聘任,背上簡單的行囊,來到全國最大的移民區——紅寺堡區,進駐有名的難點村——柳泉村,當起了村官。
初到村上,迎接李妍薷的是一場遮天蔽日的沙塵暴,一時間,村裏“天上無飛鳥,風吹沙石跑”,就是見不到人影,一個漂亮秀氣的姑娘一時沒了模樣。在空曠的村頭,李妍薷不止一次獨自傷懷。移民們紛紛議論:“我們老百姓都扎不住腳跑回老家了,一個細皮嫩肉的女大學生,看還能待幾天!”
還沒開展工作,就聽到了風言風語。雖然只是個剛出大學校門的女孩,可性格堅毅的李妍薷並不希望村民把她當成“花瓶”,也不相信自己就待不下來。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移民猜疑的眼神,李妍薷意識到,要贏得村民的信任,就必須有特別能吃苦的精神,必須沉下身子全面瞭解村情,走進移民的生活,要“先當移民,再當村官”。
從那時起,李妍薷就下定決心要住在村裏,完全融入村民的生產生活。每天只要有空,她就拉上婦聯主任,挨家挨戶走訪。也是從那時候起,李妍薷堅持每週和移民同幹一天活、同吃一次農家飯,掌握村裏的一手資料,寫出調研報告,爲村裏的發展出主意、想辦法。
“去城裏啊?來坐我的摩托走吧!”有時候在路口等車,村民們碰見李妍薷,都會主動笑着問她去哪裏,並邀她搭乘自己的車。不到一年,這個女孩能吃苦、謙虛和務實,贏得了村民的認可。
“一個女娃娃,每天都能在村上,哪兒有事情她就走到哪兒,對工作認真負責,真是了不起。”如今,柳泉村婦聯主任張燕逢人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