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近日發佈信息,提醒計劃到韓國整容的中國公民,謹慎選擇韓國整形機構,並且在手術前與醫院簽訂相關協議,確認風險及費用。
整形事故糾紛頻現
近年來,中國人到韓國接受整容手術的數量增長很快。統計顯示,2012年,在韓國政府部門有登記的1400多家整形醫療機構,一共接待海外顧客超過15萬人,其中中國大陸的顧客數量佔接近三分之一。
隨着到韓國整形的人員數量增加,也產生了一些事故以及糾紛。例如一名從福州通過旅遊中介來韓國整容的女士,在花費10萬元人民幣進行兩次面部整形之後,不但嘴部向一側歪斜,並且面部肌肉僵硬,最終被確認“面部神經損傷60%”。
此外還出現中國消費者對整形後效果不滿意,或認爲收費過高而與醫療機構、旅行社產生糾紛的現象。產生糾紛和矛盾的原因很多,包括醫療事故、整形機構不具備相關資質、旅遊中介欺詐消費者,也包括中國消費者在整形方面知識欠缺等。
因此,中國駐韓國使館發出相關提示,提醒中國公民赴韓國接受整形之前,要選擇正規醫療機構,並在手術前簽訂協議。一旦出現糾紛,要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慎重選擇知名機構
中國駐韓國使館提醒,希望到韓國接受整形手術的人一定要注意,首先,目前在韓國實際從事整形美容服務的機構有約2000家,但這些機構不但水平參差不齊,而且有些並不具備整形資質,或者其中的主刀醫生並不具備資質。
因此在選擇整形機構時,要選擇知名機構,並且通過網絡或中介等多種方式對整形機構的特長進行了解之後再做決定。
例如首爾市江南區集中了約400家整形機構,江南區根據醫療經歷、翻譯人力、硬件設施、責任保險資質選定了15家作爲合作醫療機構,中國消費者可以選擇這些有保障的醫療機構。
其次,選擇有資質的中介機構以及翻譯人員。由於整容涉及專業的醫療術語,即便中國消費者掌握基本的英語或者韓語,也很難與醫生溝通和交流。因此選擇正規的,有經驗的醫療觀光中介,以及有一定醫學背景知識的翻譯就十分重要。
知識缺乏引發矛盾
另外,目前瞭解到的一些整形糾紛,也可能是由於消費者自身不瞭解相應的知識所造成的。
例如比較常見的吸脂術和截骨術後,需要接受細緻的術後恢復指導,這些細節如果沒有做到位,很容易導致手術失敗或引發其他併發症。但從中國赴韓國整形的消費者大多在韓國停留的時間不超過一週,許多人完全無法顧及術後的復健過程。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