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晚網訊(渤海早報記者孫毅)坐落在南開區一家科技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張先生給渤海早報投訴版開通的新浪微博發來消息反映,最近公司招聘了一批大學畢業生充實到基層部門,但這些學生在簡歷中所描述的實習甚至是兼職工作經歷,與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完全不符。
張先生告訴渤海早報記者:“這些應聘的應屆畢業生在簡歷中通常有這樣或那樣的實習工作經歷,有的甚至在實習單位負過一定責任,但讓他們在公司基層崗位操作時,我們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一些很基礎的工作流程和技術方法,擁有‘實習經歷’的學生完全不會,給工作開展造成了很大難度。後來,與這些學生相熟後才知道,很多實習簡歷是從網上買來的,編造實習經歷就是爲了找工作。”
渤海早報記者根據張先生反映的線索,在淘寶網上輸入“實習證明”關鍵字進行搜索後發現,經營可以開具實習證明、實習鑑定,或是就業證明、工作經歷證明、收入證明的店鋪有120餘家,有的甚至可以花80元錢就可以讓店鋪老闆在其已經擬好的就業證明信上蓋章。
不過,就網上購買相關實習證明材料的情況,部分大學應屆畢業生也向記者反映,不少單位在招聘時,大多要求學生有至少半年以上實踐經驗,成爲求職“門檻”,造假也實屬無奈。業內人士認爲,杜絕此類現象,除要求學生自律外,企業也應從社會責任出發,給應聘學子放寬條件,爲其發展就業創造更多機會。法律界人士,就代寫實習證明本身並不算違法行爲,當然也不具備法律效力,但這種行爲助長了社會不正之風,尤其對於即將走出校門的學生弄虛作假,對其未來職場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