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廣州上半年土地出讓金收入同比增長2.2倍。樑文祥攝
今年上半年,廣州賣地收入高達307.1億元,同比增長2.2倍,增收212.5億元,而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上漲,也拉動契稅收入較快增長。在昨日召開的廣州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廣州市財政局局長袁錦霞交出了上半年廣州財政收支“成績單”。數據顯示,上半年廣州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40.1億元,同比增長17.2%。
收入:
財政收入增幅跑贏GDP
廣州的財政“錢袋子”收入增幅遠遠跑贏了GDP增速。數據顯示,上半年廣州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40.1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49.5%,同比增長17.2%,增收79.3億元。其中,市本級收入240.4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50.7%,同比增長18.1%,增收36.9億元。
袁錦霞說,上半年廣州市公共財政收入呈現先快後穩的增長態勢,公共財政收入增幅17.2%,比去年同期提高13.6個百分點。其中市本級收入增幅18.1%,比去年同期提高17.4個百分點。
她分析說,去年收入基數偏低,去年上半年財政收入僅增長3.6%,完成年度預算的45%,基數較低擡高了今年財政收入增幅。
經濟平穩增長也促使財政增收。上半年,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11.6%、23.8%、15.6%,均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拉動廣州市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種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
支出:
明年起申報項目都要績效“打分”
數據顯示,廣州上半年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604.9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41.3%,同比增長14.1%,增支74.6億元。
廣州的“錢袋子”超過七成投向了民生。數據顯示,上半年,廣州市本級用於民生和各項公共事業發展支出186億元,佔市本級支出的76.2%。十件民生實事支出52.2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54.6%;其中市本級撥付資金42.8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63.4%。
其中,醫療衛生支出高達36.1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38%,同比增長5.2%,增支1.8億元。其中,市本級支出13.8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37.2%,同比下降2.1%,減支0.3億元。據悉,該支出主要用於提高社會醫療保障水平,加大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投入等,“由於社區衛生中心選址尚未落實等因素影響支出進度”。
如何避免支出進度過慢、甚至出現年末突擊花錢的情況?袁錦霞表示,將加強預算支出執行的均衡性和時效性管理,定期通報預算支出進度,避免財政支出“前鬆後緊”。
她透露,今年對部門預算500萬元以上項目均設立預期績效目標,按照市人大要求將教育、科技、農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的績效情況報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從2014年起將實現績效目標全覆蓋,預算部門申報的項目均設立績效目標。
項目:汽車業稅收猛跌近五成
袁錦霞還介紹了主要收入項目完成情況。其中,在今年上半年,企業所得稅收入64.1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47.6%,同比增長7.2%,增收4.3億元。袁錦霞說,增幅較低主要是企業利潤受去年宏觀經濟、經營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增幅下降所致。降幅較大的行業是化工、汽車業,分別同比下降21.8%、47.7%。而去年底新出臺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政策對廣州市上半年行政事業性收費減收達到5000萬元以上。
同時,個人所得稅收入26.3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49%,同比增長11.1%,增收2.6億元。“個人所得稅收入增幅平穩得益於金融等行業個人所得稅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其中“工資薪金所得”收入21.1億元,同比增長13.6%,增收2.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契稅收入39.2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67.8%,同比增長73.1%,增收16.6億元。其中,市本級收入35.3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65.7%,同比增長70.3%,增收14.6億元。袁錦霞說,這主要是受“國五條”政策出臺刺激,上半年廣州市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上漲,拉動契稅收入較快增長。
房地產市場火爆,也使得廣州地價水漲船高,土地出讓收入猛增。數據顯示,上半年,廣州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307.1億元,同比增長2.2倍,增收212.5億元。其中,市本級收入180.5億元,同比增長1.9倍,增收117.6億元。袁錦霞表示,主要是由於廣州市推出國際金融城地塊等因素促使土地市場成交活躍,推動土地出讓金收入增加,拉動政府性基金收入較快增長。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支出237億元,同比增長1.3倍,增支136億元,其中,市本級支出122.7億元,同比增長1.9倍,增支80.8億元。主要用於徵地拆遷補償、土地開發、城市建設和廉租住房建設等。
下半年:過緊日子“三公”、公用經費零增長
袁錦霞指出,當前宏觀經濟復甦中不確定因素較多、房地產市場調控趨緊、金融領域潛在風險增加、國家結構性減稅政策擴圍,全年財政收入形勢仍不樂觀,財政收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壓力較大。“財政在改善民生、促進經濟方式轉變、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承擔的保障任務很重,財政收支矛盾尤爲突出。”
她表示,各部門要繼續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進一步落實厲行節約措施。繼續實行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財政供養人員、公用經費“三個零增長”。
廣州還將梳理今年安排項目支出情況,及時回收和調整部分支出進度不理想的項目,緩解財政支出壓力。繼續加大清理以前年度結轉支出項目的力度,對結轉兩年以上的項目一律收回財政統籌安排。
她透露,廣州將繼續落實好國家、省和市出臺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政策,加快研究制定我市堤圍防護費改革調整方案,減輕企業負擔。
(南方日報記者鄭佳欣實習生田博張意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