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杭州7月31日電(記者段菁菁)《牽手》《心術》《記憶的證明》《新亮劍》……入行20年,“低產高質”的女導演楊陽,依然踩着幾年一部戲的“剋制”節奏,恪守自己的創作原則。“勒一勒步伐,等一等靈魂”,帶着新作《今夜天使降臨》,楊陽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關注育兒觀女性導演“責無旁貸”
楊陽曾經不止一次說:“生育是女人最大的勇敢。”7月30日在浙江衛視登陸的《今夜天使降臨》中,馬蘇、李小冉、劉濤飾演的三位閨蜜,將用三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闡釋楊陽的這句話。
《今夜天使降臨》是導演楊陽的第三部當代題材電視劇。談及拍《今夜天使降臨》的初衷,楊陽說,是爲了完成自己的一個心願。“我很早就當媽媽了,從孕育一個小生命的開始,體驗了每一個女人做母親的坎坷之路。劇中馬蘇的角色就是我的經歷改編的。我希望把我對生命的理解跟觀衆們一起分享”。
一個女性導演,站在一個母親的角度講述懷孕對女人的影響,楊陽說,這是一位女導演責無旁貸必須要做的事。“就像你作爲女人,這一生要生孩子一樣,這件事不能交給男導演來做,只能由女導演來擔當。”
當代題材的電視劇中,育兒已經不算新鮮話題,對此,楊陽說,也許有人覺得育兒的話題沒什麼特別,但其實這裏面蘊含了很多對價值觀、人生觀、生活態度的一種表現。
“在80後的生育大潮中,很多人和我們母親那一代持不同態度,她們懼怕生孩子。第一,她自己的人生理想還沒有達到;第二,她的物質積累還不夠豐富;第三,她們認爲孩子會限制很多人生的自由;第四,她們不敢對一個孩子負責任。”楊陽說,她並沒有僅僅把《今夜天使降臨》當作一個簡單的家庭電視劇,“我覺得它講述的是每一個女人的故事,也是每一個家庭的故事,更是每一個生命的故事”。
直面爭議不給觀衆“抹蜜糖”
從《牽手》探討都市人婚姻危機、到《心術》直面醫患關係、再到《今夜天使降臨》關注80後的育兒觀,楊陽的每一部當代劇都精準地聚焦當下社會最具爭議性的話題。
楊陽說,《今夜天使降臨》的劇本成型前,她採訪了上百位生過的、沒生過的、準備生的80後女性。“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遠比電視劇裏寫的橋段要更精彩。但是有些事情寫出來肯定沒法通過審查,但我會盡我所能去還原生活。”
楊陽坦言,現實題材最大的挑戰就在於導演能不能直面爭議。“不是說讓自己特別圓滑,審查也通過了,賣也賣出去了,但最後什麼尖銳的問題都沒有提出來,我覺得這是對不起觀衆的,那是給觀衆抹蜜糖。”
“一部電視劇或許解決不了任何社會問題,但是可以藉此去呈現這些問題,使這個問題成爲公衆的一個話語平臺,使普通人可以通過電視劇來各抒己見,同時給弱者和生活中沒有話語權的人一個訴說的機會。”楊陽認爲,其實討論的過程,就是一個通向解決的過程。像《牽手》《心術》,都是如此,道理是越辯越明的。
而楊陽的下一部現實題材作品,或將把鏡頭對準《中國好聲音》。楊陽說,她特別喜歡錶現每一箇中國人真正的夢想,以及在實現夢想過程中的遭遇與奮鬥。“《中國好聲音》的故事符合這樣的要求,也符合我拍戲不雷人、不腦殘、不毀三觀的原則。”
“勒一勒步伐,等等靈魂”
與其他導演豐富的創作履歷相比,楊陽簡歷的“作品”一欄裏只有寥寥幾部。幾年一部戲的節奏,讓楊陽在中國電視劇導演中成爲一道特殊的風景。
1999年,楊陽曾因《牽手》獲得飛天獎優秀導演獎、金鷹獎最佳導演獎和觀衆最喜愛的電視劇導演金獎,但彼時的楊陽在得獎後卻甘於讓自己坐“冷板凳”,六年之後,纔再次推出新作品。
“現在電視劇產量太高了。儘管有這麼多電視臺、每天連續在播,仍然有大量未播出的電視劇積壓倉庫。”在楊陽眼中,電視劇不僅是商品,更是一種精神產品,需要對人的精神負責任。“只是用取悅觀衆的方式很快生產,就如同給人吃沒有營養的垃圾食品——把人養得很胖,但是很腦殘。”
“一個創作者要是沒有社會責任感,就淪爲和那些弄虛作假、生產壞食品的不法商販是一樣的,就是地溝油。我不想生產這種垃圾食品,我希望每部作品都帶有我自己的真情實感,把我自己的心端出來給大家。”
即便是在功成名就的今天,楊陽始終保持“剋制”,她在題材的選擇上依舊恪守着自己的創作標準。“每一個導演應該勒一勒自己的步伐,別走得太快,等等靈魂。”楊陽說,她會繼續在“低產高質”的道路上沉着前行。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