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騎行遠遊絕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媒體就曾報道過不少老年人騎單車遠遊的故事,但今天這五位老爺子尤其特別。他們將路線定在了人煙稀少的村落,又正巧趕上暴雨連連,爲了完成騎行到漠河的計劃,他們又是推車走鐵路,又是趟過齊腰深的河水,完成了在別人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平均年齡67歲 想要騎車去漠河
最小的63歲,最大的72歲,這個由張寶海、孫洪來、王文貴、劉貴明、張玉林五位老人組成,平均年齡67歲的騎行隊,幾天前剛剛完成了從天津到中國最北端——漠河的騎行之旅。出發前,很多人都爲他們的年齡和身體擔憂,認爲“歲數大了也要挑戰極限”的想法不切實際,但老人們卻用行動給了大家最好的證明。
這一趟往返漠河之行,一共歷時兩個多月,騎行隊從天津出發,經山河(廊坊)、平谷、承德等地,到達內蒙古境內的赤峯,穿過呼倫貝爾大草原、大興安嶺等地,到達了中國最北端——漠河,又穿越東三省返回天津,行程6967公里。雖然有三位隊友在抵達漠河後,因爲車子故障不得不坐車返回,沒有騎車完成全部行程,留下了一些遺憾,但是五位老人的經歷,仍可稱得上是“壯舉”。
沿途地廣人稀 經常爲食宿發愁
騎行隊隊長張寶海告訴記者,他們之前也騎行去過不少地方,但這次行程確實是最苦的。“以前騎車去海南,途經的都是人多的城市,想找吃飯、住宿的地方特別方便,可這一次是沿着邊境線走,經過的地方地廣人稀,有時騎行一天才能看見一個村子。”
路上能遇上的人少了,很多困難就要騎行隊隊員自己克服,最主要的就是食宿問題,“爲了保證每天都能找着睡覺的地方,我們都要提前和路上的騎友、村子裏的人打聽一下,下一站去到哪纔有民宿和小旅館,就像小學生做功課一樣,一天也不能落下。”不像年輕人那樣會用網絡查找旅行攻略,這羣老爺子也照樣有自己的辦法,他們靠着一路打聽和按圖索驥,把祖國北方的美麗風光盡收眼底。
路遇東北雨季 哥幾個扛車趟水過河
採訪中,一張隊員扛着自行車過河的照片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怎麼還要趟水啊?”聽到記者的問題,張寶海笑着回答說,那是從五大連池往回走的路上,在三縣交界處有一條小河,平時也就是沒過腳踝的深度,河上沒有橋,來往的人也都是趟水往返。但是他們到達時碰巧趕上雨季,水位暴漲,最深的地方齊腰深,爲了不讓裝備進水,老哥幾個就決定扛着車子趟水過河。
一路上,因爲大雨阻礙前行的情況還不止這一次。“東北那些日子暴雨成災,騎行到黑龍江尾沙林河時,山洪暴發,把尚志市易綿坡的橋給沖塌了。”張寶海告訴記者,老哥幾個不能上高速,只能推着自行車沿着鐵路線走,而這一走就是16公里。
雖然剛從東北迴來,但是老人們已經計劃好了下一次行程:“我們去過了海南,現在也到達了漠河,下一站要去新疆或臺灣,反正要將騎行進行到底。”(記者王月焜 實習生郭慶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