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版價格目錄擬發佈
本報訊(記者劉新宇)近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公開表示,將進一步清理取消銀行業不合理的收費項目,治理高收費行爲,並抓緊修訂發佈商業銀行服務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目錄。相關部門持續治理銀行收費取得了一定成效,不過亦有消費者反映銀行在一些收費項目變動上往往“避輕就重”,悄然取消一些費用較低的服務。
“電匯”方式並沒有消失
昨日的消息稱,部分銀行已悄然取消了“電匯”的轉賬方式,一律採用“轉賬”的收費標準。取消背後的原因是因爲“電匯”這種方式雖然不能實時轉賬,但收費較爲低廉,這對那些沒有即時到賬要求的消費者來說是更節省的方式。
有銀行業人士指出,上述說法並不準確,“現在銀行鍼對個人的轉賬方式基本都是電匯,電匯是相對於差不多已經消失的信匯而言的。”
一位國有大行個人業務部門的總經理則指出,不同渠道成本不同,轉賬費用可能會有差異,但“電匯價格低廉的說法不準確”,一般來說,櫃檯上辦理這一業務由於涉及到店面及人力成本,費用相對高一些,而選擇電子渠道對消費者而言更划算。
監管層多次治理銀行亂收費
“像同城跨行ATM取款手續費,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收取2元/筆,但部分銀行上調至4元/筆後,其他銀行就迅速跟上,現在要找到有2元/筆的銀行還不容易。”消費者熊先生反映。
由於長期受到外界的質疑,近兩年來,相關部門在治理銀行亂收費上也曾多次進行治理。2011年7月1日起,按照銀監會、央行和國家發改委要求,各大銀行包括密碼重置費、開銷戶手續費在內的11類共計34項人民幣個人賬戶服務收費被強制免除。去年2月,銀監會再下發《中國銀監會關於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範經營的通知》。此外,銀監會、央行、國家發改委也曾共同發佈了《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業界期盼新版商業銀行服務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目錄出爐後,銀行高收費、亂收費的行爲能從根本上得到治理。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