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9時38分,南運河南路天津銀行對面的海河邊上,一對夫妻不慎落水,男子不幸溺亡。從週一至週五短短5天內,本報熱線版先後報道3起“溺水救援”的新聞,落水者及施救者共4人不幸溺亡。炎炎夏季,風景優美的景觀河道爲何成爲吞噬生命的“死亡之口”?
渤海早報記者梳理近期熱線新聞發現,入夏以來本市頻頻發生溺水事件,雖然常有公安民警、消防員、武警戰士、熱心市民等勇敢救人,但有時一些落水者也會因溺水時間較長,被救上岸時已停止呼吸。本週短短5天內,渤海早報熱線版就相繼報道3起落水事件。7月29日,北運河北洋橋坡堤附近,一名大娘落水,3名市民先後下河營救,不幸的是,落水大娘與其中一名救人男子雙雙溺亡。7月31日,南翠屏公園內,一名男子下湖撈風箏時不幸溺水,被打撈上岸時,已無生命體徵。昨日,南運河邊再次傳來噩耗,一對夫妻落水,被救上岸時,丈夫已溺亡。接連發生的溺水事件留給我們哪些警示?
據水上公安民警介紹,夏季是溺水事件高發期,海河、津河、月牙河等行洪、景觀河道是溺水事件的多發地,今年入夏以來本市落水事件總數量是其他季節的近3倍,與歷史同期持平。在河邊、湖邊親水平臺玩耍嬉戲中不慎落水、在景觀、行洪等河道遊野泳、在河岸邊行走等都是引發落水事件的主要原因。同時,海河、津河、月牙河等河道大部分是坡形河堤,堤岸長滿溼滑的綠苔,而且堤岸沒有設計扶手,涉水臺階往往間隔百餘米,一旦發生落水險情,落水者用手扒住溼滑坡堤的可能性很小,非專業營救人員也很難獨自將落水者順利救上岸。因此,公安民警提醒市民,夏季在河邊、湖邊親水平臺上納涼歇息時,儘量與水面保持一定安全距離,不要擅自在溼滑的坡形河堤上行走、嬉戲,以免發生危險。
新聞現場
昨日10時許,渤海早報記者趕到事發現場看到,南運河南路河岸邊已經拉起警戒線。據武警戰士懷衛國介紹,事發時他與戰友正在南運河邊巡邏,突然看到一名女子在南運河內起伏,一邊撲騰一邊喊“救命”,一名路過河邊的市民下水準備救人。懷衛國與戰友急忙跑到河邊,此時熱心市民已進入河中,拽住女子胳膊,但無法將落水女子拖上岸。懷衛國與戰友立即取出隨身帶的繩索,拋向河中,並指揮熱心市民與落水女子抓住繩索,武警戰士們合力將兩人拉拽上岸。女子被救上岸後,因受到驚嚇目光有些呆滯,武警戰士急忙對其採取急救措施。當聽到女子說:“我丈夫還在河中,你們快救救他”時,武警戰士立即返回河邊。此時,消防人員、民警也相繼趕到現場,在簡單瞭解現場情況後,立即組織搜救。10時50分,救援人員將一名男子從河中救上岸,但因溺水時間過長,該男子已停止呼吸。隨後,該女子被送醫治療,沒有大礙。(首席記者曲彤實習生趙慕宇通訊員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