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新網杭州8月2日電(記者趙曄嬌實習生肖娜)2日,記者從浙江省衛生廳獲悉,2013年截止7月31日,浙江省共報告高溫中暑病例758例(輕症中暑646例、重症中暑112例),死亡7例。
記者瞭解到,由於天氣炎熱,重症中暑——“熱射病”因此進入民衆視野。
根據媒體報道,全國部分地區出現40攝氏度以上高溫,部分地區甚至刷新了氣象記錄歷史極值,不少地方均出現了熱射病。
日前,記者向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浙醫二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浙一”)等省級醫院瞭解“熱射病”及病患的收治情況。
記者從浙醫二院急診中心瞭解到,從7月28日至31日,急診中心已收治“熱射病”重症病患5例,其中有4例是50歲以上的老人,1例是40歲左右的青年人。
浙醫二院急診中心主任張茂向記者介紹道,這5例“熱射病”患者被送進醫院時全部是昏迷的狀態,雖然通過院方搶救後,病患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目前仍屬於病危狀態,並在重症監護室接受救治。
浙一普通內科主治醫生肖黨生告訴記者,即便是在普通醫療科室,他前前後後也接收了因高溫天致病的各種病患,不過得“熱射病”的人數不多。
問及“熱射病”的發病原因,張茂告訴記者,高溫引起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
“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屬於重症中暑。”張茂表示,在高溫環境下,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會命令人體通過排汗來維持正常體溫,但持續排汗可能引發汗腺功能衰竭,體內溫度積蓄到一定程度又會損傷體溫調節中樞,因此當體內溫度達到40多攝氏度時,人體各個器官都會出現衰竭。
據張茂介紹,“熱射病”患者的症狀一般有:局部肌肉痙攣、高熱、無汗、口乾、昏迷、血壓升高、咳嗽、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死亡率高達40%至50%。
針對熱射病、輕症中暑等病患的急救措施,肖黨生建議,如果遇到高溫下有人昏迷的情況,要立刻將病人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並採取降溫措施,而後可以往病人身上澆涼水,或用溼毛巾擦拭身體。同時,要給中暑病人補充大量水分,因病人體內的鹽分丟失,最好能給他們喝一些淡鹽水。
針對浙江省高溫天氣的防禦工作,浙江省衛生廳表示,7月下旬,浙江省衛生廳在衛生系統2次發佈預警短信,部署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根據轄區內實際情況,按照《浙江省防汛抗臺抗旱應急預案》和《浙江省高溫中暑事件衛生應急預案》等規定,切實做好人員、技術、物資等應急準備,認真落實好各項預防和應對措施。8月初,浙江省衛生廳應急辦還下發了《關於做好高溫中暑衛生應急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加強對高溫中暑衛生應急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強監測報告與各項衛生應急準備,並做好對公衆的健康教育工作。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