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期,《瞭望》新聞週刊在山西、江蘇、山東、新疆、廣西等地調研時,親歷了一些鄉鎮放下“面子”、節約“票子”,從公務接待入手改進工作作風的場景。這些做法不僅將廣大鄉鎮幹部從酒桌上解放出來,還節約了大量開支。
一些基層幹部和專家認爲,解決鄉鎮普遍存在的財政吃緊難題,除增強基層造血功能、加大轉移支付等舉措外,還需嚴格鄉鎮“三公經費”管理,通過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走“節儉財政”的可持續之路。
“一盤拌麪兩串烤肉, 上級樂呵基層歡喜”
一盤拌麪,兩串烤肉;在鄉鎮機關食堂就餐,半小時內結束;無推杯換盞之客套,無“以酒論情”之煎熬。這是目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輪臺縣各鄉鎮接待上級領導及機關人員下基層調研時的用餐情形。
本刊記者在輪臺縣哈爾巴克鄉機關食堂看到,兩間平房,兩張方桌,十六把椅子,簡約卻乾淨利落。採訪期間,適逢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調研組和輪臺縣當地幹部一行6人在這裏共進午餐:每人一盤拌麪、兩串烤肉,人均成本僅爲6.5元。
“食堂廚師是領工資的在編人員,不需另付工資;蔬菜是鄉政府院內幹部們自己種的,算下來,一盤拌麪成本4.5元,兩串烤肉2元,一頓飯只需6.5元。”哈爾巴克鄉黨委書記李雪峯說,如果在街道飯店吃飯,一盤拌麪、兩串烤肉則需23元左右。簡約接待贏得了調研組成員的讚歎,“一個人一頓飯能吃的就這麼多,再多就浪費了。謝謝你們給調研組節省出更多工作時間。”
位於南疆的輪臺縣依託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開發,經濟實力一直穩居新疆各縣市中上水平。爲了改進工作作風、簡化接待程序,去年以來,輪臺縣出臺規定,公務接待一律採用工作餐。李雪峯幽默地對本刊記者說:“你知道爲什麼要選擇烤肉嗎?除了烤肉是新疆居民日常食物外,它還有個‘特別使命’,鄉鎮畜牧業發展情況如何,上級來人通過吃烤肉就可以看出!一盤拌麪加兩串烤肉,上級樂呵基層歡喜,何樂而不爲?”
除了新疆,本刊記者在山西、山東、廣西、江蘇等地一些鄉鎮也親歷了一些簡約接待的場景,雖然各地方式不同,但都節儉、迅速,贏得上級部門和鄉鎮幹部普遍歡迎。山西蒲縣喬家灣鄉黨委書記張保平說:“今年上級來檢查的明顯減少,接待費大幅減少。接待簡單、務實,主賓都覺得輕鬆。因爲沒有客人,鄉政府食堂的廚師工錢少了,前幾天不想幹了,準備辭職。”
【記者感言】簡約接待關鍵在於主賓均放下“面子”,核心在於基層擁有“尚方寶劍”。“有了中央的規定,有了縣委、政府支持和具體接待標準,基層的底氣就足了。”鄉鎮幹部的這一普遍心態說明,各地要按照中央“八項規定”要求,根據當地實際自上而下制定公務接待具體標準,並公佈於衆,從而解除鄉鎮幹部簡約接待的後顧之憂。
“頭點得少了,酒喝得少了,笑臉迎的少了,錢也省了不少”
“過去最多時一天接待了6趟客人。一撥剛走,就要迎下一撥。去年吃飯接待費達到30多萬元。”山西某貧困縣鎮幹部說,“原來不管什麼人來了,我們都得接待,規格還不能太低,負擔很重。”讓當地幹部倍感輕鬆的是,“你們採訪組是今年近4個月來,鎮上接待的第3撥客人,比往年少多了,中央規定還是有效果的。”
山東以好客聞名,“酒”名遠揚,但由於多數地方實行了嚴格的午餐禁酒令,幹部作風明顯好轉。本刊記者發現,午餐時間茶飲代替白酒、紅酒和啤酒的情景屢見不鮮,海蔘、鮑魚也很少見,主客雙方都倍覺輕鬆。
清明節前後,正是長江刀魚、河豚上市季節,但是高檔酒樓飯莊的消費銳減。江蘇揚中市餐飲協會負責人說,很多部門的餐點都放到了食堂,即使到飯店,也是粗茶淡飯,不喝酒了。談及簡約接待的好處,不少鄉鎮幹部滿臉喜悅:“頭點得少了,酒喝得少了,笑臉迎的少了,錢也節省了不少。”
本刊記者發現,隨着節儉新風撲面而來,各地接待費大幅減少。山西蒲縣財政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全縣接待費至少下降了60%。
【幹部感言】公務接待,是鄉鎮一項重要開支。只要上級放下“架子”,主賓不在乎“面子”,鄉鎮就會爲發展節約出更多“票子”。
“時間多了,精力多了,接待辦卻沒事幹了”
“吃飯簡單了,大家都不再爲‘面子’所困,也不再被酒桌所累。基層要做的事情很多,現在明顯感到時間比原來寬裕。”這是新疆輪臺縣哈爾巴克鄉黨委書記李雪峯、山西蒲縣喬家灣鄉黨委書記張保平等衆多基層幹部的共同心聲。
本刊記者在輪臺縣哈爾巴克鄉採訪時,發現很多幹部都不在辦公室。“很多人都走村入戶去了。”李雪峯說,往年這時候,上面有客人來,一撥客人得有好幾個幹部陪同。一些基層幹部調侃:“現在時間多了,精力多了,接待辦卻沒事幹了。”因爲接待少,山西臨汾市接待辦的工作人員今年比往年清閒了許多。
與此同時,一些基層幹部也擔憂:眼下這股節儉風會不會只是一陣風,如果沒有一定的疏導方式,一味採取遏制性措施,可能不會長久。他們希望通過制度化、標準化的約束加以持續,這樣既可以降低政府接待性支出,又可以迎來清新的政風。
【專家點評】北京大學財經所所長劉劍文等專家認爲,解決鄉鎮財政吃緊難題,一要增強地方造血功能,比如大力發展民營企業、私營企業;二要加強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三要加強公務管理,嚴格鄉鎮“三公經費”管理,通過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走“節儉財政”之路,使中央“八項規定”成爲一項上行下效、得民心、可持續的制度。
(來源: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