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東方網通訊員張學聰、記者蔣澤8月17日報道:昨天在上海書展中央大廳,“那些年我們一起仰慕的大學校長”活動拉開帷幕,多位高校原校長齊聚一堂,和著名主持人曹可凡以及衆多讀者交流對高等教育的心得體會。原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皮耐安表示,大學生應認識到,上大學不是爲了找一份職業,而是爲了實現中國夢,也是爲了承擔中國人應該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
上海交通大學原黨委書記王宗光表示,教師和學生是大學的根本,尊重教育和師生,是辦學者最重要的一條。
上海戲劇學院原黨委書記戴平表示,上海戲劇學院是培養藝術家的搖籃。上海戲劇學院開始辦的時候,老校長就提出來,“我們不是僅僅培養出來一個有藝術才能的人,首先要愛國家、有健全的人格、有愛心、有比較好的素養和品格。”他說,教育講究大愛,愛老師,愛學校,學生要學習本領,同時更要學習做人。“對於一個藝術院校來講,永遠不能丟掉這一點。”
談到對現在大學生的期望,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校長王一飛說:“我希望所有的學生,都是受過專業訓練,並訓練有素、善於收集、整合信息,有獨特見解和創新精神,尊重別人,有團隊精神,並且有崇高的道德和深厚的人文底蘊。”
上海師範大學原校長楊德廣則送給中國大學生六個字:立志、勤奮、惜時。他說:“立志就是爲我們國家偉大的復興,實現中國夢貢獻出自己的一切。我認爲世界上凡是有天才的人,關鍵還是靠勤奮。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拋棄時間,時間也會把你拋棄。”
4年前,上海交大出版社策劃了“上海高等教育文庫”,推動高等教育領域的思想交流和學術探索,昨天出席活動的各高校校長或黨委書記,均把自己對高等教育的心得,凝練爲一冊冊圖書,以供教育工作者和讀者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