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結束了2013年暑假,今天本市中小學迎來新的學年,而與上學相關的一切,也都在停滯了兩個月後重新回到“開學節奏”。“忙”成了每個有學齡孩子家庭在新學期到來時的關鍵詞,開學,顯然不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開學前夕,新報記者多路出擊,對學生、家長、商家等進行了調查和採訪。 稿件統籌金凡晴劉巒
開學第一天 服務“總動員”
據瞭解,爲應對新學年的到來,早在開學前一週,大家就已經忙碌起來。公交部門正式啓動秋季運營作業計劃,不僅重點加密了中心城區連接各大居民區、中小學校和走向途經主幹道路的百餘條線路的車次及間隔,還縮短了部分路線的行車間隔。同樣,爲了應對上學和下學時的客流,地鐵方面也加大了服務力度。另外,交管部門也出臺多項措施力求接送學生車輛暢行無阻。
不僅是在公共服務上,學生這一開學,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全社會都開始跟着“開學節奏”走。父母忙着跟孩子交流不說,更是調整自己的時間,別管孩子是否需要,爲的就是“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而不論是學校周邊,還是與學生相關,商家們也是早早動手,開始服務賺錢。近日,記者走訪各校大門口發現,其實早在一週前,各路小飯桌的阿姨、開設的校車和兼職司機、文具店的老闆就已經爲孩子們的迴歸,策劃了自己的“營銷方案”。
接孩子之餘賺點錢 家長幹起“順風校車”
開學了,孩子每天上下學的接送問題,成了不少人眼中的生財之道。
上週五,很多學校進行了暑假最後一次返校。上午,記者來到和平區常德道附近的一處小學門口,只見校門口的路邊停着三輛機動車,每輛機動車都在擋風玻璃處貼着“可順道接送孩子回家”的廣告,不少諮詢的家長便和三輛機動車裏面的司機攀談起來。此時,記者也走近一羣家長,聽到其中一名從車內走出來的中年男子和一名年輕家長的對話:“我就在一過王頂堤立交橋前面的紅旗路、保山道那塊住,接上你們家孩子正好順道,給你能省多大的心啊……”“您這一車還有幾個孩子,擠嗎?”在瞭解相關情況後,這名年輕家長決定給中年男子留下自己的電話,表示回去抓緊考慮一下,可以再聯繫。
隨後,記者和這名中年男子聊天得知,他的侄子在這裏上4年級,之所以開設這個“校車”服務,是爲了把油錢掙出來。“我們家住紅旗路,每天經過中環線,走八里臺,就是想看看哪家的孩子也住在附近,順路就把這些孩子一塊接過來了,一個孩子每個月交500塊錢,也不多,我這油錢也就出來了。”問到現在有沒有和其他家長達成合作,這名男子用手指着對面一輛私家車說:“我這不如那輛車的大哥攬得多,那大哥是住河西那邊,這裏的孩子住那塊的多,我現在才招了一個孩子。”
在找到對面中年男子的三廂夏利車後,記者馬上看到,擋風玻璃上也貼着類似內容的“搭順風車接送孩子”的廣告。和這名男子聊天得知,他的外孫子在這裏上3年級。目前已經有3位家長和他達成了協議,每個孩子一個月400塊錢。聊天過程中,男子介紹,現在幹這個的很多並非出租車司機,而都是孩子的家長,而且年齡都比較大,中年人居多。究其原因,這名男子笑着說:“我們都退休了,也不再往外面打工了,每天就是替兒女接接孩子。可是接着接着,就和很多家長混熟了,一聊才知道他們接孩子的時間都非常緊張,有時路上還遇上堵車,開車着急容易出危險,我就想到自己能順道替他們接送孩子,也能賺點錢。”
相比家長開設的“校車服務”,記者從幾家專門從事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校車公司”瞭解到,目前也是一座難求。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每個孩子一個月的費用從450元到650元不等。“我們從開學前的一個月就已經開始打廣告了,現在基本上每輛車都是45人,全部都訂滿了。”當被問到是否取得了專門運營資質時,工作人員表示這個需要諮詢老闆,自己並不清楚。可能是怕自己含糊其辭的回答,失去了記者這個客戶,這名工作人員馬上補充說道:“現在我們有優惠活動啊,新來的孩子我們可以在第一個月減免50元。”
忽悠家長“早晚得買” 文具店賣“學習材料”
相比學校門口的其他商家,文具店的老闆則有更“拿得住”學生和家長的營銷方法。“你們快看看吧,這都是剛從教育書店進來的學習材料啊,現在最好趕緊買,開學了有沒有就不一定了。”只見一名文具店老闆,將進來的兩大摞卷子、習題資料攤在櫃檯上,供家長和學生們查看。一聽到是和今後學習有關的資料,不少家長帶着孩子趕忙上前挑選,不一會兒的工夫,這個老闆就賣出了5套。
在問到這些卷子是不是管用時?一名家長對記者說:“嗨,不管用也要買啊,萬一需要呢,學習上的事別含糊。”當看到文具店沒有家長和學生後,記者詢問老闆是否真的確定這些都是以後能用上的,對此這名老闆笑着說:“我也不敢說都能用上,不過買了沒有壞處吧,我也是看別的文具店這麼賣,從別處打聽來的,現在家長、學生就認這個。比文具還好賣哪。”
提着禮品袋拿着體檢單“小飯桌”出擊攬活
上午10:00左右,記者在西康路附近的一小學門口看到,4名中年女子將自帶的桌子放在校門口兩側,然後在桌子上擺着“小飯桌開張招生入夥”的廣告,希望能夠吸引在此等候學生的家長,攬到新學期的第一單生意。
和一名阿姨聊天得知,她們這4位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長期經營小飯桌業務,但是沒有工商部門、衛生部門審批的資質,一直在自己窗戶或者其他地方懸掛“小飯桌”字樣的牌子招攬生意。在一名阿姨的桌子上,不僅有自己的名片、廣告牌,還有一個裝滿禮物的塑料袋。“裏面都是文具和寫字的筆記本,現在要想攬活,家長決定的同時,孩子也很重要,這些小禮物就都是給孩子的,一會兒孩子們一出來,就趕緊送過去。”
在採訪中,有一位阿姨用另一種方式證明她的誠信。“我這有剛剛體檢過的健康證明,我一會兒就拿着這個給家長們看,而且我這還有一週的菜譜,一天四個菜,有葷有素,家長看着應該就能放心了。”當記者拿過這位阿姨提供的健康證查看時,這位阿姨非常配合地遞給記者並說道:“看吧,咱們的態度和良心絕對沒有問題啊,飲食也絕沒有問題。”
10分鐘左右後,孩子們紛紛從校內走出,提前就準備好的4位阿姨一擁而上,向家長不斷地推薦自己的服務。記者在現場觀察了30分鐘,發現只有一位阿姨成功地攬到生意,收了家長的押金,剩下的3位阿姨,大部分都是將名片送了出去後,看着家長帶孩子揚長而去。看到孩子們已經走光,4位阿姨也開始各自收攤離開校門口。
相關部門給出安全提示
“小飯桌”衛生須監督“順風車”安全有隱患
針對記者在採訪中遇到的情況,相關執法部門也從不同角度對情況進行了分析。對於小飯桌阿姨們的主動攬客,屬地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的相關工作人員提醒家長,儘管阿姨們使勁渾身解數,展示誠信。但是在選擇小飯桌時,一定要滿足:經營者要有衛生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從業者要有每年一檢的健康證;服務人員的個人衛生必須整潔這三個基本條件。如果都滿足,還要對小飯桌用餐地內外的環境進行實地考察,瞭解廚房、貯存場所和設備是否保持潔淨,有無蠅、鼠以及冰箱內食品是否做到生熟分開,加工用器具及餐具是否洗淨、消毒等。
對於校門口的“校車”服務,交管部門表示,目前校門口確實有很多由家長自發組織的“順風校車”。通過走訪摸查發現,這種情況大多是家長們私下的交易。這種行爲是一種違規的載客行爲,一旦發現也是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罰。“首先這些家長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有很多司機都是開普通的轎車出身,根本不具備相關規定中3年準駕車型的駕駛經驗,沒有安全的駕駛資歷。在路面突發情況的應變經驗和職業賦予的約束力不夠,這樣一旦出現酒駕等違規駕駛情況,對車上的學生本身就是一種安全隱患,在此建議廣大家長選擇正規的校車渠道,爲孩子進行服務。”
同時,對於一些沒有取得資質的校車公司,相關交警表示,在開學後,交管部門將聯合區縣教育、安監、交通運管等部門展開檢查。各交警支隊要審覈非營運性接送學生車輛駕駛人,以及檢查沒有客運資質的“黑校車”,向學校通報駕駛資質審覈不合格或未按要求定期參加審覈的駕駛人和校車,按照規定作出處罰,並由學校通知學生家長建議停止乘坐該駕駛人駕駛的車輛。
孩子想“做主”爸媽不讓步
開學初期,學生們會有“難收心”的情況,但孩子們大多都能自行調整。可是,開學前夕,記者對中小學生進行調查時卻發現,孩子們其實還有“煩惱”。究其原因,家長的因素佔了很大比重。按孩子們所說,自己想要的家長不給,家長給的自己又不想要。稿件統籌金凡晴劉巒
煩惱之小學生
我的時間我做主
事例喬喬一家的作業之爭
喬喬該上五年級了,早在開學前一週,喬喬爸媽就開始跟孩子“暗戰”起來,主題就是時間安排問題。
喬喬的父親張先生介紹,喬喬有點貪玩,“每次放學後我們都得盯着寫作業,要不這個孩子就玩起來沒完。”在張先生看來,眼看孩子開學就上五年級,再不給孩子立規矩的話,明年到了畢業班就更不好辦了。張先生說,他們找孩子幾次談心,要求喬喬放學回家就寫作業,可結果並不理想。
當記者詢問喬喬時,小女孩也有自己的觀點。在喬喬看來,自己已經是大孩子了,完全可以自行支配時間。“爸爸媽媽總想讓我到家就寫作業,總怕我寫不完,但我自己心裏有數,我就是想回家後先歇一會兒。”喬喬說,回家後玩一會兒,可以讓自己換換腦子,再寫作業會更有效率。
調查 孩子拖時間怕更多負擔
記者在針對小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孩子都在抱怨“回家就被父母逼着寫作業”。也正因如此,孩子們對家長的這種做法極爲反感。
也有很多孩子表示,之所以到家之後拖着時間不寫作業,也是因爲怕父母給他們多餘的作業。一名小學四年級的男孩告訴記者,起初他都是按照父母說的回家就寫作業,但後來發現,寫完學校的作業後,爸媽又給安排了一大堆課外輔導的作業。所以,他才拖到很晚才把作業寫完。“其實,我也不願意這樣,但只能靠這種方法和他們作‘鬥爭’。”
煩惱之初中生
我的出行我做主
事例 亦芯就想自己上下學
開學上初二的亦芯本打算這次開學後就自己上下學,但找父母談了幾次,最後都以“不安全”爲理由被拒絕。
“其實,我們接送她上下學,自己也得耽誤不少時間,要是個男孩子,我肯定不這麼做。”亦芯的爸爸吳先生告訴記者,孩子的心情,他特別能理解,但就是放心不下。吳先生介紹,孩子從上小學的時候開始,他就承擔起了接送上下學的任務,給自己也添了不少麻煩,可是,爲了女兒的安全,這一切他都克服了。“從上學期開始,她就總嚷嚷不讓我送。”吳先生說,由於他和愛人不肯讓步,現在孩子和他們陷入“冷戰”。
其實,在亦芯看來,就算父母再辛苦,她也不領情。“放暑假的時候,我就和幾個同學商量好了,這次開學以後大家一起走。”亦芯說,現在看來,這個計劃肯定要落空了。因爲,不僅是自己的父母,另幾個女生父母也表示反對。
調查 初中生渴望自由成長
看看現在各中學門前上下學時車滿爲患,確實讓人有些摸不着頭腦。採訪中,不少初中生都在抱怨“得不到鍛鍊”。記者詢問的近30名初中生中,無奈被家長接送的佔了六成以上,而且絕大多數爲女生。一名初三女生表示,不論上學還是下學,她都不想像現在一樣“出了家門進車門,出了校門進車門”。
在很多初中生看來,同學之間在學校的交流並不多,他們希望能利用上下學的機會聊聊天,或者是一起回家,可是,這麼一點願望卻因家長以愛爲名義的接送成了奢望。
煩惱之高中生
我的青春我做主
事例 和同學外出得先“備案”
劉曉恩新學期就要到高中報到了。對於新環境和新同學,曉恩充滿期待,可是,父母和他的一次談話,猶如向他澆了一盆冷水。曉恩告訴記者,談話的主要內容就是開學後的“同學關係”問題。“他們告訴我,要爭取考個好大學,任何閒心都不能有。”曉恩說,起初他並不理解父母所說的“閒心”,後來他才明白。
“他們明確告訴我,不論是週末還是假期,可以和同學出去玩,但如果有女同學一起,一定要告訴他們。另外,堅決不允許單獨和女同學在一起,哪怕是學習也不行。”曉恩說,父母的“約法三章”從何而來,自己非常明白,主要是因爲初中的時候他和班裏的一個女生非常要好。“其實,我們之間就跟哥們兒一樣,根本沒他們想的那樣。”曉恩的父母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們說,到了這個年齡段,男孩子容易出現早戀的情況,“我們也知道這個做法有些過分,但也是爲了孩子好。”
調查 青春需要空間不應強加干涉
對於高中生所面臨的問題,心理專家也表示,現在的孩子成熟得比較早,甚至超出了家長對他們的認識程度。所以,在很多問題上,家長不應該強加干涉,只需要告訴孩子們底線是什麼,要給他們青春的空間,否則的話,會適得其反。
心理專家的說法與很多高中生的想法不謀而合。幾乎所有受訪的高中生都認爲,他們的年齡階段就不該是按照父母的意願死板生活的階段,在很多問題上,自己完全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本版撰文新報記者王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