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北京9月4日電爲進一步加強我國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科學、技術和發展戰略等方面的國內外交流與合作,更好地推動我國月球與深空探測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不斷提升我國在國際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影響力,中國科學院主辦、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承辦的的“北京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論壇”今天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
本次論壇以“太陽系探測的科學與技術”爲主題,以國際太陽系探測發展戰略和規劃;月球、火星、太陽和小行星探測的科學前沿和熱點問題;太陽系探測相關技術發展等爲主要內容。
註冊的國內外專家有150多人,共收到74篇報告,其中科學研究類的42篇、技術和方法類的32篇;這些報告中有44篇主題爲月球探測,30篇爲火星、小行星、金星探測和深空探測的共性技術。論壇安排了50個大會報告,包括15個邀請報告(其中外籍專家13個)、35個專題報告。
首屆論壇組織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陰和俊在發言中表示,我國月球與深空探測活動起步較晚,力量較爲薄弱,知識積累也明顯不足,但中國的探月工程從2004年正式實施以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中國科學院在我國已經開展和正在開展的探月工程過程中承擔了完整科學鏈條的工作,“有義務多組織一些像今天的論壇一樣的學術活動。”他希望“北京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論壇”可以成爲中國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上的常態化、規範化的學術交流平臺以及良好的合作窗口。
北京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論壇擬一到兩年舉辦一次,將爲國內外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研究機構、專家學者搭建一個高層次、常態化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平臺。通過廣泛交流和研討國際月球與深空探測活動的最新進展和經驗,進一步推進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科學研究、技術發展和戰略規劃等方面的國際合作。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