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國民黨籍臺灣地區立法機構負責人王金平涉入司法關說丑聞,11日被撤銷中國國民黨黨籍,面臨失去不分區“立委”資格和立法機構負責人職位。
連日來,涉及王金平和臺立法機構民進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的關說案愈演愈烈,震動臺灣政壇。11日上午,國民黨考紀會召開會議,經討論取得多數共識決議,依據國民黨黨章有關“損害黨之聲譽”等規定,對王金平予以撤銷黨籍處分。
當日下午,王金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事件造成社會紛擾,他感到難過,為此向大眾致歉。對於黨紀處分,他處之泰然,但也難免難過,將循正當渠道提出申訴。
關說丑聞引致“政壇
風暴”,臺灣媒體爭相報道,既有觀點聚焦島內政壇的關說痼疾,也有分析著重於此事對臺灣政局的影響。
《中國時報》的社論指出,事件的核心癥結是司法關說,靠私人關系走後門早為臺灣社會所詬病。《聯合報》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則認為,任由司法關說影響社會風氣,造成民眾對司法喪失信賴,並非臺灣之福。
評論還痛斥關說丑聞的重要當事人柯建銘。《中國時報》在社論中批評說,柯建銘“打死不認錯”,沒有一絲道歉或反省,還反咬馬英九當局,根本是是非錯亂。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完全無視柯建銘司法關說的事實,對其進行袒護,也是價值紊亂。
-新聞回放
關說丑聞震驚臺灣
本月6日,臺檢方特偵組公開揭露,臺當局法務部門前負責人曾勇夫涉嫌接受王金平的關說(從中給人說好話),指示檢察官對臺立法機構民進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所涉弊案的判決不再提出上訴,讓柯得以無罪脫身。其後,曾勇夫辭職下臺,“風暴”焦點指向王金平。
8日,馬英九措辭嚴厲地批評王金平涉嫌關說“是侵犯司法獨立最嚴重的一件事”,呼吁當時人在馬來西亞的王金平速回臺說明。
10日晚,此前一直未出面表態的王金平在返臺後發表聲明,自辯清白,並表示不接受非法指控。次日早,馬英九以黨主席身份回應表示對王金平談話感到失望,並認為王金平已不適任臺立法機構負責人,國民黨如不對其作出撤銷黨籍以上的處分,“等於默許司法尊嚴被繼續踐踏”。
馬英九政治人物不能把手伸進司法
昨天上午8點半,馬英九在國民黨中央召開記者會,他二度用非常失望與遺憾表達對王金平此前一天在機場回應後的感想。馬英九表示,王已經不適合再任“立法院長”,如果考紀會不能作出撤銷其黨籍以上的處分,解除王不分區“立委”資格,讓王離開“立法院”,那國民黨等於是默許司法尊嚴被繼續踐踏。
馬英九表示,看到王金平涉入司法關說案,他比誰都感到痛心不捨。然而,不管自己內心有多麼不忍,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別無選擇,必須挺身而出。
馬英九說,王金平不能回避一個最核心、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王為柯建銘關說司法案件的事實。“這個鐵一般的事實放在眼前,不管我再痛心、再不忍、也不管我與王‘院長’有多深厚的公誼私交,英九不能坐視國民黨的‘國會’議長,如此赤裸裸地介入司法。英九豈能眼睜睜地看著國民黨這個百年政黨,因為執政黨籍的‘立法院長’關說司法而蒙受不可承受的莫大的羞辱?”
“如果‘立法院長’關說司法個案沒有關系,那不就說明‘政府’長期推動的司法獨立、司法紀律的改革,全部都白費了嗎?如果‘立法院長’關說司法案件可以不受譴責、不負責任,那麼以後所有政治人物都可以用自己的影響力去乾預司法。我們的司法還有希望嗎?我們的民眾能夠接受嗎?”馬英九表示,全臺人民要對司法乾預大聲說不,這纔能樹立一個典范:就是任何政治人物都不可以把手伸進司法,這樣以後的政治人物纔知所警惕,全世界也纔看得到臺灣為了捍衛民主法治所展現的決心。
王金平為保黨籍向法院提民事訴訟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北地方法院昨天下午證實,王金平已經委托律師邱太三,派人到法院遞狀提出“假處分”的訴求,要求國民黨將撤銷黨籍的處分暫緩送至臺灣“中選會”,他還同步提出“確認黨籍”民事訴訟。
此前有臺灣媒體分析說,王金平如果依循前臺灣“立委”許舒博模式提起上訴,在沒有確定處分前,就可保留不分區“立委”資格,而且勝算很高。
許舒博曾因涉及中藥案被國民黨開除黨籍,不分區“立委”身份差點喪失,最後卻以1000萬元新臺幣取得“假處分”裁定書,國民黨被法院要求不得在審判定案前注銷許舒博的“立委”資格。
不過,許舒博委任律師表示,在許舒博成功告贏國民黨再度奪回黨籍身份後,國民黨已修改黨章,明訂“申訴期間,不影響考紀會決議執行,”也就是所謂的“許舒博條款”。在該黨章的規范下,國民黨員如不服黨內處分,就算向法院聲請“假處分”,也無法在申訴期間阻止國民黨將決議送交臺灣“中選會”。
他分析認為,如果國民黨在做成撤銷王金平黨籍身份決議後,立即將決議送達臺灣“中選會”,王金平將立即喪失“立委”資格,亦即將一並喪失立法機構負責人一職;屆時,就算王金平再聲請假處分,亦無任何實益;因為法院不可能有辦法在一天之內完成收案、分案、開庭等作業程序。
另據報道,王金平曾通過電話向馬英九致歉,強調未來不會循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模式另組第三勢力,只說當前最重要的,就是極力爭取以時間換取空間,循正當途徑尋求翻盤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