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美麗風景在鏡頭中定格爲一幀幀永恆,幸福生活在水墨裏幻化爲一抹抹感動。由天津日報社主辦,爲期一週的紀念引灤入津工程通水30週年書畫攝影展,9月11日在意式風情區中意文化交流中心(光復道27號)開幕。本報記者和廣大攝影愛好者、書畫名家,重走引灤路,實地採訪寫生創作的近百幅優秀攝影書畫作品與公衆見面,引起廣泛關注。
引灤工程參與者來了。原鐵八師師長景春陽、負責引灤預算的翁進步、引灤老戰士劉鵬飛等多位引灤功臣,在作品前駐足流連。“這照的就是當年咱們戰鬥過的地方”“是啊,變得多美啊”……看着環境的鉅變,想起奮戰的歲月,老人們激動萬分。82歲的翁進步說,引灤入津是用汗水和鮮血鑄就的偉大工程,引灤精神是寶貴財富,應大力弘揚。曾參加引灤報道、定居澳洲多年的81歲天津電視臺原副臺長徐少英,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我這次迴天津辦事,得知有這個展覽,專程來參觀,並特意帶來了我國著名書法家趙樸初1983年10月參觀引灤工程時,爲我題寫的詩詞書法作品的縮印版,送給天津日報留存。”
書畫名家和攝影愛好者來了。市書協主席唐雲來、天津美院新媒體藝術學院院長李志強、市書協祕書長冉繁英等書畫名家,在書畫作品前細細品味、交流看法。李志強說,參加天津日報組織的重走引灤路活動,以藝術的形式弘揚引灤精神,充分體現了一名藝術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很有意義。20餘位愛好攝影的天津日報讀者,在攝影作品前互換心得、興致勃勃。
普通市民來了。在二層書畫展廳,記者遇到了正在和朋友一起觀看展覽的28歲小夥子張宏民。“今天看了展覽,得知當年引灤的艱辛,體味到現今生活的美好,覺得真應好好珍惜,加倍努力拼搏。”
展覽還吸引了中央和本市媒體的目光,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天津電視臺導視頻道分別派出記者,赴現場採訪報道。(記者任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