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網上一個小段子得到了瘋狂轉發,是因爲它的實用性太強了:上三休三,上六休一,上二休七,上五休一。這裏的“休”字沒有八卦的意思,和最近風起雲涌的名人離婚潮沒什麼關係,它實打實地就是休息的休。
相信很多人看明白了,這個段子說的是中秋國慶假期安排。大家從本週一開始至10月12日長達近一個月的時間裏,能夠銘記這個小段子,對於免除“節中凌亂”是很有好處的。
真心感謝這個小段子的發明者,同時也感謝媒體提供的各式各樣生動明瞭的日曆和指南。沒有這些方式,恐怕不少人真的記不清楚節日與工作日的無序變換。但同時,我們不禁也會產生巨大的疑惑,究竟爲什麼,過兩個節放兩個假,會讓全國人民多半進入“混亂工作模式”?
其實真正的假期只有四天,分別是,9月19日的中秋節和10月1日至3日的國慶假期。另外的那6天假,是把好好的週末給生生調整過來的。湊出一個三天、一個七天的兩個假。讓全國人民能夠出行、消費、休整,當然是好事,但是,不能爲了在這兩個假期裏的出行、消費和休整,就讓全國人民小一個月不得消停。
早有人提議,國慶長假不變,中秋節前後的週末也別再湊數,中秋節那天休息就行。再或者,把中秋節那天的假期調整一下,與國慶長假加在一起放八天,不是也很好嗎?
這件事情說淺挺淺,說深也深。放假,首先應該是真正爲了全國人民休養生息,其次纔是拉動內需等等。如果以湊天數、促消費爲目的,導致全國性的“混亂工作模式”,那就真有點本末倒置的意思了,那就真不是從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出發了。另外,若混亂的工作節奏真的導致某些同志出現了工作上的混亂,給國家造成損失,這過節放假也就放出了罪過了。
真心希望相關部門在研究下回放假時間的時候,能以簡單、明確爲宗旨,落實起來就是讓人民羣衆在節日裏得到放鬆的休息,而不是時時“節中凌亂”,時時擔心自己記錯時間,工作、休閒兩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