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開欄的話
網絡時代,信息爆棚,人們在享受資訊獲取便利的同時,也常常面對輿論場的“各說各話”而無所適從。一個疑點事件或是爭議新聞的產生、成勢、散播,往往伴隨着這樣、那樣的不同聲音,甚至截然對立。
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構的?不撥雲見日,不去僞存真,不實、不良信息就會乘虛而入,誤導公衆,以偏概全、以訛傳訛就會有“生長”的土壤。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作爲權威媒體,黨報有責任有義務幫助公衆鑑別實與虛,明辨是與非。本報今日起開闢《真相》欄目,力求以嚴謹覈實與深入調查,穿過喧囂,釐清事實,還原真相。
9月17日,一組關於“貴陽百歲老太孤苦無依拾荒度日”的圖片新聞,在微博上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圖片上老人背起一大堆廢棄泡沫的場景,令廣大網友對老人的現狀深表同情,也有一些網友提出了質疑:老人是否真的超過一百歲?爲何政府部門沒有爲其辦理低保?老人是否還有其他家人?
針對這些疑問,9月17日,記者在老人經常出現的文昌南路、萬東農貿市場、中山東路、省醫天橋附近等地,以及老人在貴陽的租住房處和相關部門進行了走訪調查。
多方證實老人現年80餘歲
9月17日下午,記者在萬東橋農貿市場採訪到了這位拾荒老人,她說:“我叫‘譚小珍’(音,因老人無法清楚表達),今年101歲,從四川來貴州50多年了。”
老人的實際年齡到底是多少呢?記者就此進行了深入採訪——
經貴陽市公安局南明區分局新華路派出所確認,老人真名叫譚孝珍,生於1932年3月21日,今年81歲,戶籍爲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攔江鎮燕子窩村2社1號。目前,老人與兒子唐有國、兒媳陳鳳清一起在貴陽生活,唐有國在觀山湖區做水電安裝,陳鳳清則賣水果蔬菜。
在老人的租住處——新華路翠微巷48號附1號,譚孝珍的鄰居何女士也告訴記者,老人只有80多歲,“並沒有她自己說的101歲”。
隨後,記者在紀念塔公交站牌處見到了老人的兒媳陳鳳清,她正推着板車賣水果。對面不遠處,她的兩個女兒正坐在樓梯上邊吃煎餅,邊看媽媽賣水果,很是乖巧。陳鳳清說,譚孝珍只有80來歲,並沒有101歲。
不顧家人反對拾荒
是因“閒不住”
在萬東橋農貿市場採訪時,譚孝珍老人告訴記者,她在貴陽因爲沒有戶口,領不到低保,兒媳婦對她又不好,所以纔到處撿垃圾。
記者在隨後的採訪中瞭解到,譚孝珍的確常在文昌南路、萬東農貿市場、中山東路等地拾荒,但爲何去拾荒的原因卻與她的說法有較大出入——
譚孝珍在新華路翠微巷的租住房,是一棟老式的木質結構房屋。老人住在一樓樓梯間一個5平方米左右大的房間內,她的兒子、兒媳住在二樓。
譚孝珍的鄰居何女士說,老人的兒媳陳鳳清特別賢惠善良,對老人也很照顧,只是老人的脾氣有點怪,“這一點鄰居們都有目共睹”,而且,“陳鳳清還有一個臥病在牀的母親要照顧,同時還要照看分別讀小學一年級、幼兒園大班的兩個女兒。”
記者隨後採訪了老人的其他多位鄰居,也證實了何女士的說法。
其實,早在三年前譚孝珍的生活狀況就引起了南明區民政局的關注。南明區民政局低保中心主任胡曉慶回憶說,2010年12月15日,南明區民政部門到譚孝珍的租住房詳細瞭解她的情況後,考慮到老人的家庭情況比較困難,就請她去養老院養老,費用由民政部門承擔,但老人不願意去。
而且,老人也曾答應兒子兒媳不再撿破爛,但她總是“閒不住”。
爲了照顧孫女拒入養老院
關於譚孝珍領不到低保的問題,記者在南明區民政部門採訪時瞭解到,由於老人的戶口確實不在貴州,因此無法申請低保,但考慮到老人家庭的實際情況,南明區民政部門給出了養老建議——由民政部門承擔費用,到養老院養老。
爲此,南明區民政部門先後於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多次前往譚孝珍的租住房看望老人,並請老人去養老院養老。但是,老人都拒絕了。
譚孝珍老人的多位鄰居、兒媳陳鳳清也證實了老人多次拒絕民政部門建議的情況。
採訪中,當記者問及爲何不願去養老院的原因時,譚孝珍說,她考慮到兩個孫女還比較小,需要人幫忙照顧,所以不願去養老院。
“那如果現在讓您去養老院養老,您去嗎?”9月17日,當記者再次提出這一建議時,譚孝珍仍然表示拒絕。
目前,貴陽市民政部門和南明區政府已爲老人送去了補助金和米、油、麪條、棉被等生活必需品,社區工作人員也將定期上門探訪幫助老人。同時,新華社區準備爲老人的兒媳找一份穩定工作,但陳鳳清覺得擺攤時間更靈活,更便於照顧家庭,因此,她謝絕了社區的好意。針對老人的孫女上學較遠的情況,南明區也表示將爲兩個孩子辦理轉學手續,讓其就近入學。
南明區民政局低保中心主任胡曉慶說,如果遇見“三無老人”,無論是否有戶口,民政部門都會優先將老人送到養老機構,保障老人的飲食起居;如果市民發現或遇上這樣需要幫助的老人,可以通過居委會、社區服務中心等機構向民政局求助,申請安置。本報記者
(來源:貴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