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記者走進養老院,傾聽那些滿頭銀髮的老人們的節日願望是什麼。
“年輕的朋友們,今天來相會,蕩起小船兒,暖風輕輕吹……”上午10點,剛剛走進南開區望園老人院的大門,就聽見樓裏傳來老人們歡快的歌聲。“今天過節,老人們自己準備了一臺小聯歡會,正演節目呢。”正在院門口指揮車輛的周師傅說。隨着歌聲,記者很容易就找到了位於二樓的“演出大廳”。臺上,正在演唱的老人們個個精氣神十足。這時,坐在一旁伴奏的唐賢媛老人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雖然她彈琴的指法並不“標準”,但是在她的臉上,卻分明地看到了“享受其中”的樂趣。上午11點,“中秋聯歡會”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老人們都領到了院裏製作的月餅。這時,老人們的親屬紛紛來到老人院,唐奶奶的女兒也來了。“今天,不少孩子都會接老人回家過節,或是全家老小在這兒陪老人過節。”院長高馨鳳介紹說。
趁着午飯時間還沒有到,記者到唐奶奶的房間看看。推開老人的房門,唐奶奶正坐在牀上跟女兒嘮着家常。這是一間帶有衛生間、有兩張牀的獨立“標間”。中間的牀頭櫃上,有一張兩位老人的合影。“這是我老伴王吉慶,不過去年已經去世了。”唐奶奶的眼角泛着淚光。隨後,她講述了她與老伴相伴59年的幸福生活。在與她的聊天中,記者瞭解到唐奶奶今年已經84歲了,兒子一家三口在美國定居多年,女兒在天津工作。“其實我很喜歡住老人院,老伴走了以後,要不是有院裏的這些老姐妹,我真怕自己走不過來。現在每天跟她們在一起彈彈琴、唱唱歌,特別快樂。”“您覺得自己幸福嗎?”面對記者的問題,唐奶奶笑着說:“幸福啊,兒子每週都要打越洋電話來問候我,孫子出差去臺灣還特意轉機來天津看我。女兒就在身邊,每天一個電話,每週還要過來看上一兩次。人老了,不在乎吃什麼穿什麼,兒女孝順,又有朋友在身邊,哪能不幸福啊?!你看看我這電子琴,就是兒子特意從國外買回來送給我的。”“那您中秋節的願望是什麼呢?”“我就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每天都能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地生活。”
當即將結束對唐奶奶的採訪時,走廊裏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原來住在另一個房間的左奶奶突然喘不過氣來,護工急忙叫來了醫護人員。可是檢查過後,卻沒有發現左奶奶身體有什麼異樣。一番溝通下,大家才發現左奶奶原來患的是“心病”。“老人今年已經快90歲了,只有一個兒子,可是兒子和兒媳的身體都不好,平日裏也不能經常來看老人家。今天過節,看着同屋住的老人們的家人都來了,大家熱熱鬧鬧地一起過節,左奶奶心裏難受,這纔會突然不舒服。”高馨鳳說。吃過午飯,左奶奶並沒有回屋休息,而是一個人走到了院子裏,靜靜地坐在樹陰下。“我們已經給他兒子打電話了,家人下午會過來看望老人。”聽完高馨鳳的話,記者才明白左奶奶的眼睛一直望向大門口的原因。我們不忍心打擾老人,但是猜想左奶奶的中秋願望一定是與家人一起過個團圓節。本報記者張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