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市第三屆國學文化節”活動將於9月28日至10月3日在天津文廟舉行。據悉,本次文化節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將爲廣大市民奉上連續六天的獨具特色的文化盛宴。
文化聖地興禮樂。9月28日上午,天津文廟將舉行秋季祭孔大典,崇化中學的學子進行祭孔樂舞表演,與前兩屆相比,本屆國學文化節不再使用清代服飾,祭孔舞生均着新制作的漢服,主祭官、陪祭官、執事等也着漢服致祭。

沽上風物觀收藏。9月29日上午,將舉行《三字經》、《老課本》等展覽開幕儀式,邀請天津市文物博物館學會民間收藏專業委員會會員展示民間收藏成果並與收藏愛好者現場交流收藏經驗,探討收藏方法。據悉,韓寶林老先生收藏有原版《三字經》、修訂版《三字經》以及衍生三字經等490多個版本,20大類,其中有些是漢語,有些是法語、日語、英語的《三字經》,最早的一本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三字經》,最近的版本則是2012年新出版的。這些都將在展覽中悉數登場亮相。
張燕山收藏的300多冊老課本是從清末到20世紀70年代的產物。一百多年的老課本可以看出近代教育的變遷。其中課本內容涉及社會、自然、修身、算數等20多種。這些泛黃的老課本見證了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歷程。這些也將在展覽中與廣大市民見面。
中醫義診談養生。爲體現文化惠民的活動宗旨,天津文廟提前發放了100張養生日的免費義診券。9月29日上午,來自中醫藥大學具有職業醫師資格的博士、碩士服務團在文廟府廟進行中醫義診活動,用實際行動服務社會,展現當代大學生及研究生的風采。
開筆啓蒙論育才。開筆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啓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學童在“開筆禮”,即開學的第一天早早起牀來到學堂,由啓蒙老師講授人生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並教讀書、寫字,然後參拜孔子像,纔可以入學讀書。這一儀式俗稱“破蒙”。古時,開筆禮是極爲隆重的典禮,對每個讀書人來講有着重大意義,被稱爲人生四大禮之一。10月1日上午,文廟博物館舉行少兒開筆禮儀式,遵從古制,破蒙尚學。當日恰逢國慶節,少年兒童是祖國的希望,選擇國慶節突出育才的主題,也體現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深意。
成人禮儀揚孝德。成人禮,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於培養年輕人的感恩意識,對社會責任意識,培養個人對自己、家庭、社會的成人意識,形成彬彬有禮的君子之風。10月2日上午,來自天津崇化中學的近60名18歲的學生將參加“天津文廟成人禮”活動。參加成人禮的同學將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下,一步步虔誠地進行“淨手、敬聖、企盼、正途、成人、參禮”的儀程,敬天地敬先師敬父母,傳承了“感恩父母、尊師重孝”的傳統道德理念。在來自長春的成人禮特邀司儀李北歌老師的引導下,學子們將飽含深情與熱淚,向養育自己的父母親敬酒、行禮。“成人禮”宣揚中華傳統道德教育,弘揚傳統文化禮儀,強化責任、仁義、孝德等理念,讓更多的學生能夠認識自我存在的價值,明確社會責任,培養專一務實、敢於擔當的品德。
鄉土建築展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利用好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繼承和發展天津優秀特色文化,促進文化傳承,弘揚民族精神,建設和諧天津,具有重要作用。10月3日上午,天津文廟博物館與天津市羣衆藝術館(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合作,邀請相關單位和民間手工藝大師,在古香古色的文廟建築映襯下,現場展示天津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剪紙、風箏等民間工藝品的製作過程,這也是首次在天津文廟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記者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