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新社華盛頓9月29日電(記者張蔚然)距離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大限僅剩兩天,國會參衆兩院圍繞“臨時撥款議案”持續角力。共和黨控制的國會衆議院29日凌晨投票決定,自10月1日起爲聯邦機構提供運營資金至12月15日,以避免政府“關門”,同時決定推遲一年實施奧巴馬醫改法案,並廢除醫療設備稅,但該議案尚需得到參議院通過。
衆議院當天以231票贊成、192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推遲一年實施奧巴馬醫改法案”的臨時撥款議案修正案。隨後,衆議院通過另外一個議案,決定聯邦政府一旦“關門”後,美國軍方會繼續獲得財政撥款。
國會山圍繞“臨時撥款議案”展開的拉鋸戰已持續一週多。衆議院20日表決通過臨時撥款議案,決定爲聯邦機構提供運營資金至12月15日,但拒絕爲奧巴馬醫改法案撥款。議案當即遭到參議院民主黨人激烈反對。參議院27日表決通過一項臨時撥款議案,讓聯邦政府可運營至11月15日,並“恢復”爲奧巴馬醫改法案撥款。
衆議院29日做出“推遲一年實施醫改法案”、“廢除醫療設備稅”兩項重要修改後,“皮球”再次被踢回參議院。但議案料將遇到巨大阻力,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裏德已發表措辭強硬的聲明,稱參議院不會接受衆議院任何“拒絕”或“推遲”奧巴馬醫改法案的議案,衆議院所做的修改“毫無意義”。
根據立法程序,參衆兩院必須通過相同版本的臨時撥款議案並送交奧巴馬簽署方能生效。由於參衆兩院分別被民主黨、共和黨控制,兩黨達成一致意見希望渺茫,聯邦政府“關門”迫在眉睫。
事實上,衆議院當天最終投票表決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經警告,如果衆議院對議案做出上述兩項修改,他將否決議案。
留給國會的時間只剩兩天,如果國會不能在10月1日前批准臨時撥款議案,聯邦政府將會“關門”。
數據顯示,歷史上美國政府曾“關門”17次,最近一次“關門”是在1995年和1996年克林頓政府執政期間。“關門”期間,不僅政府行政效率大大降低,也爲兩黨政治聲譽再添“負分”。
近年來白宮與國會圍繞財政預算多次激烈博弈,政府幾度面臨“關門”危險,多次在最後一刻方纔化險爲夷。有分析稱,重複上演的“關門”警報意味着國會運作效率越來越低,正日漸淪爲一個解決不了或很難解決重大問題的“扯皮”機構。(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