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西寧9月29日電(記者龐書緯)不久前,在青海省發生一起大貨車集體惡意衝卡並碾軋收費員致死事件。然而據記者調查和媒體報道,即使在鬧出人命後多日,相關路段大貨車惡意衝卡現象依舊,衝卡的手段更是五花八門。
惡意衝卡現象不僅發生在青海省,據媒體報道,過去幾年,全國各地惡意衝卡現象大幅增長,不僅給國家造成損失,還給高速公路的安全運行帶來隱患。
一些大貨車司機之所以選擇鋌而走險,除利益驅動外,違法成本偏低、懲處力度不夠,恐怕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據瞭解,依照現有法規,高速公路管理部門通常只能對衝卡車輛追繳通行費用,很難追加處罰。而對因拒繳通行費而惡意衝卡、破壞設施、毆打管理人員等行爲,現有法律、法規尚無單獨規定。因此在某些大貨車司機看來,被抓住了大不了罰錢,沒被抓住剛好佔便宜,何樂而不爲?再加上套牌、無牌等“障眼法”,瞞天過海也是常事。
面對某些大貨車司機的橫衝直撞,記者以爲,相關法律法規必須儘快完善,交警、路政、運管等部門必須形成合力,加大對惡意衝卡行爲的打擊力度。只有用剛性的執法讓某些貪小便宜者吃大虧、讓鋌而走險者付出自己付不起的代價,才能爲惡意衝卡現象踩下“剎車”,才能切實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運行。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