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口袋”型的大嘴是它們身份標誌,而捕魚是它們的拿手好戲,9月30日,天津動物園首次引進的8只白醍醐來到了它們的新家,將在“十一”期間與遊人見面。
這次引進的白醍醐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天津轉門從上海動物園引進的,4只雌性、4只雄性,年紀1歲左右。
別看它們還沒有“長大成人”,可是已經是笑傲羣鳥了,它們身長1.3米至2米,飛起來雙翼展開可達3米,體型最大的可重達12kg。




作爲一種大型水禽,它們在遊禽中是最容易辨認的,這是因爲它們有着引人注目的“口袋”型的大嘴,這個大嘴可以長達30多cm,好像自備的魚網一樣,可以隨時用來撈魚。
說到捕魚,那可是白醍醐的拿手好戲,在野外它們常結羣營巢在高樹上,當飢餓時便成羣結隊地進入水中,靠着銳利的目光,善游水和飛翔的本領,很快就能找到魚羣,發現魚羣后所有的鵜鶘一次排成直線或半圓形,把魚羣趕向河岸水淺的地方,張開大嘴,連魚帶水一同兜進那魚網似的大嘴裏,然後將嘴一閉,巨大的皮囊收縮,把水擠出來之後留下鮮魚美美地飽餐一頓。據說成年白鵜鶘每隻明天要吃鮮魚2—3kg。
而且“口袋”大嘴的功能不僅如此,還能在炎熱的夏季,鼓起喉囊震動生風,似排風扇,幫助散熱。在哺育雛鳥的時候,大嘴還可以當“飯碗”,雛鳥只要把頭伸進親鳥的大嘴裏,就可以啄食半消化的魚類。
這次天津動物園引進白醍醐,既豐富了園內物種,填補了鳥語林的空白,也爲即將到來的十一黃金週增加了看點。(記者霍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