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碧輝報道爲提高霧霾天氣預報服務能力,9月27日,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沙塵霧霾預報服務團隊研討霧霾數值預報產品應用,氣象科學研究院張小曳研究員和龔山陵教授受邀參加研討。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魏麗及數值預報中心和中央臺首席預報員等相關業務人員參加會議。
會上,中央氣象臺預報員饒曉琴作了霧霾數值模式產品業務應用檢驗報告,通過典型霧霾個例發生、維持和消亡不同階段模式和實況的對比,指出霧霾數值模式在業務預報中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並結合預報業務需求對霧霾數值模式的改進提出意見。張小曳從氣溶膠對霧霾天氣的影響機理、模式模擬氣溶膠和觀測PM2.5濃度間的差異、排放清單滯後和誤差對模擬結果的影響等角度展開討論,使預報員對霧霾數值預報的結果及其誤差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與會人員就模式本身性能和如何使用模式、霧霾形成機理、未來合作方向等進行了深入討論。
會議還對國家氣象中心與氣象科學研究院的未來合作重點達成共識,短期內將盡快引進空氣質量氣象條件PLAM指數,並進一步擴大PLAM指數應用區域,推進霧霾模式檢驗平臺建設。
(來源:氣象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