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盧國強)據北京市衛生局統計數字,9月30日至10月6日,北京市狂犬病免疫預防門診共接診犬咬傷病例3148例。這個數字提醒我們,城市狗患不容忽視。而治理城市狗患,毫無疑問關鍵在人。
早在10年前出臺的《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中,就有犬主出戶遛犬時需拴犬鏈、應及時清理犬的糞便、不得隨意遺棄犬、不得豢養大型犬和烈性犬等明確條款,10年來養犬管理部門免費發放的拾便器、犬鏈等不計其數。
然而實際情況呢?在北京許多高檔社區、繁華街道,沒有束縛的小狗們四處歡跳,犬的排泄物隨處可見,各種大型犬、超標犬跟着主人悠然自得。隨着近年來城市化建設進程加快,因平房拆遷等原因被遺棄的流浪犬也成爲北京街頭一“景”。
“我們家的狗,我想怎麼養就怎麼養。”“給狗拴鏈子它難受。”“清理狗糞便太髒。”經常可以聽到犬主們這樣的觀點,一些犬主在養犬前甚至並未做好各方面的學習和準備,僅憑一時興起,也造成了犬的無序繁殖、被遺棄率居高不下。
事實上,大部分犬主對寵物或陪伴動物的功能、習性只能算一知半解,而對於犬行爲的放縱,則直接導致了城市衛生環境被破壞、犬傷人事件頻發、狂犬病致死事件屢有發生。不可否認,這種放縱行爲實際上體現了寵物主人責任感的缺失。
雖然各個城市先後出臺了養犬管理的法規、條例,但實際上這些法規和條例對寵物主人的約束力並不高。例如,多個城市均規定了對不及時清理寵物排泄物的行爲要進行處罰,但至今鮮有具體實施的案例。而在國外,對於不清理寵物排泄物、寵物擾民、寵物傷人等行爲,均有明確而嚴格的規定,一旦寵物主人違反,將可能面臨重罰甚至牢獄之災,經過多年的實施後,最終實現了寵物主人自覺的文明行爲。
無論這些寵物具有多麼乖巧的性格、多麼高的智商,終究仍是動物,約束動物的行爲,歸根結底還是要它們的主人具有文明良好的習慣。在現階段,相當一部分寵物主人還沒有形成主動的文明習慣,就需要明確的、嚴格的規則約束寵物主人的行爲,以及“入腦、入耳、入心”的宣傳教育,引導文明習慣儘早形成。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