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校方:並非像家長所說,因車棚面積有限,無法容納所有學生存放自行車,離家較遠的或乘車不方便的學生可提出騎車申請
問
市民趙先生:我家孩子今年上初一,10日中午,孩子放學回到家,說校長給學生們開會了,規定該校每個班只能有15名學生騎自行車,誰騎自行車由班長決定。
我家在建設路住,孩子平時都是騎二十多分鐘的自行車到學校。如果不讓騎自行車,從家到學校也沒有直達的公交車,要是坐公交車必須倒趟車,可孩子們上學時間緊,萬一遇上特殊情況,公交車延誤,孩子上學就會遲到。
我覺得學校這樣的規定太不合適了,學校存車棚放不下自行車,應該由學校解決而不應這樣要求學生。
學校存車棚也是公共資源,學校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不讓孩子騎自行車?
答
記者:10日下午,記者來到這所學校,採訪到一名相關負責人。對方說,情況並非像家長所說的那樣,由班長決定。因爲改造後的車棚面積有限,離家較遠的或乘車不方便的學生可提出騎車申請,“我正在設計這個騎車申請表,設計好了,就發給學生們。”
記者在這張申請表上看到,有學生的姓名、居住地、家長聯繫方式,備註一欄裏還標有“學校車棚面積有限,學校提倡同學們步行或乘坐公交車到校,離家較遠的或乘車不方便的可申請騎自行車”的字樣。
“學校有24個班,每個班有50多名學生,全校也就1200多人,我們統計過,現在學校有800多輛自行車,住得近的學生也騎自行車,因現有的存車棚放不下,這些自行車都放在學校的操場上,弄得操場到處都放着自行車。”該負責人說,每次放學,光騎車的學生們出校門就得半個多小時,再加上停放的自行車把學生們做操、上體育課的地方都佔了,他們實在沒辦法,只好在一個月前改建了地下停車棚,昨天剛驗收結束,現在地下和地上的停車棚最多能放下400多輛自行車。
在學校地下和地上的停車棚內,記者看到裏面放着不少自行車和電動車,有的自行車還是山地自行車。“這些山地自行車就得好幾千元,住得很近的學生也騎自行車,而且一個比一個騎的自行車好,爲了遏制學生們的這種攀比現象,也爲了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好的上學環境,決定建議離家近的學生步行、乘坐公交車或騎公共自行車上下學。”
隨後,記者諮詢了公交公司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說,目前有4路、10路、19路、38路、602路和866路公交車可到達該校,而且學校附近也設置有公共自行車存車點。(記者楊洲芬實習生姚瑛)
(來源:山西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