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6日上午,國家食藥監管總局通報稱,從今年7月在全國範圍內動員部署藥品“兩打兩建”專項行動起,截至9月底,專項行動共立案4794件,其中58個案件列爲重點案件,並對20個重大案件進行了掛牌督辦。
此外,全國共監測發現藥品、醫療器械和保健食品嚴重違法廣告53萬餘條次,移送工商部門查處的48萬餘條次,撤銷或收回廣告批准文號138個,採取暫停產品銷售限期整改措施612次。另外,2000餘家涉嫌非法售藥的網站也被關停、查處或曝光。
違法售藥網站被關停曝光
國家食藥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自今年8月20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安部、工信部和工商總局五部門聯合啓動打擊網上非法售藥行動以來,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通過組織開展專項監測,共發現涉嫌非法售藥和銷售假藥的網站2000餘家,其中未備案的網站已分批移送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目前經過甄別,已封堵及關閉150餘家;609家境外違法網站也通過相應渠道予以處置;對於有備案的1391家網站,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已分別移交給網站所在地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進行查處,要求進行整改,整改後仍存在問題的將依法予以關閉。
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在官方網站上對數十家涉嫌藥品虛假宣傳的網站進行了曝光。對於涉嫌網上銷售假藥的案件線索,已經移送公安機關,正在開展偵查破獲,深入追查製假售假犯罪分子。
網上售藥將被套上“緊箍”
從建立網上售藥監管長效機制着手,國家食藥監管總局正在研究出臺一些規定,給網上售藥戴上“緊箍”,這些規定主要包括:
-重申從事網上售藥的網站,必須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並嚴格按審批範圍開展業務。
-明確網上只能銷售非處方藥,不得變相銷售處方藥。
-規定含麻黃鹼類複方製劑等易流入非法渠道被用於非藥用目的的藥品,網上不得銷售。目前這類藥品即使在實體藥店,也需要憑身份證購買。
-加強網售藥品配送環節的管理,只能由網上藥店自行配送藥品,不得委託郵寄、快遞或其他企業配送,“這裏面有着責任分擔的問題。”
-加大查處違法網上售藥,對有資質網站存在違規行爲,要求責令整改的,10月底前必須完成整改,否則堅決予以關閉;對無資質從事網上售藥的網站,堅決移送通信管理部門予以關閉;對售假藥等觸犯刑律的案件,一經發現,堅決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任何單位和個人如發現從事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的企業違反上述規定,均可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同時,國家食藥監管總局正在探索建立網上非法售藥日常監測機制,並在原有規定基礎上研究制定《互聯網藥品交易管理辦法》,儘快建立網上售藥行爲規範與監管的長效機制。
近年來十大製售假藥典型案件
1、廣西“5·17”製售人血白蛋白假藥案
2、江蘇省連雲港市“12·25”利用網絡製售假藥案
3、安徽省滁州市劉某等人利用淘寶銷售假藥案
4、江西省贛州市匡某等人制售假藥案
5、江蘇省宿遷市“11·2”生產銷售假藥案
6、河南省鶴壁市胡某等人銷售格列衛等假藥案
7、湖北省十堰市葉某等利用互聯網製售假藥案(記者賈曉宏)
8、廣東省深圳市“5·30”銷售假藥集羣案
9、北京市“7·7”非法進口銷售泰國“燕嬉”減肥藥案
10、浙江省萬翔藥業使用化工原料違法生產藥品案